摄影与行动兼顾 Mindshift Ultralight 旅行相机包
在相机包的世界里,通常就是专门设计给摄影器材,内部绝大部分的空间能够放入相机、镜头、闪光灯等等。至于个人用品的位置则没有多加考量。但实际的状况是:我们很少出门就只带摄影器材,多数人不是出门就专只做拍照这件事,通常你还要考虑到你去的环境、天气、时间以及去的人数。这些都会影响到你出这趟门会带了什么。除了摄影器材,其实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带着走。
Mindshift本次推出的超轻量系列只有一种款式,其中又分成三种大小,分别是36L、25L、16L三种大小。一般的相机包不太会使用“公升数”作为背包体积的指标,相机包通常使用的是长、宽、高尺寸;公升数是登山背包在用的。而从外形上来看,Mindshift UltraLight系列也是比较偏向登山/健行的轻量款式。
以登山包的标准来看,35公升的包通常适用于两天一夜、65公升则是三天两夜或以上的行程。Mindshift UltraLight系列最大也就36公升,而且各位请注意喔!36、25与11公升并不是整个背包都用来装相机,装相机只有其中的一部份。36公升的版本其中只有16公升(44%)能装相机、25公升内则是11公升(44%)、16公升版本有7公升(56%)。装相机的部分有做加厚的处理,能够确实的保护器材,但其余的地方就很明显的缺乏相机的保护功能,只适用于放置个人的旅行用品。
三款包除了体机几乎完全相同,本次介绍就以36L版本为主。
Mindshift UltraLight Dual 36L:
在外部的尺寸上,36L高52公分,左右宽28公分。
36L的深度为22公分。这样的大小也刚好适用于多数的航空手提行李。背包总重量为1.5公斤。
本次拍摄模特儿,是相机版吉姆林(而我 不 是。我的信件夹里面大概有三千封“谢谢吉姆林大”的私讯,你们搞错人了好吗!!)。吉姆身高180体重83,兴趣是拍照。
正方格纹的亮面材质是Mindshift的招牌外观,此为100D的防撕布。防拨水的外层可以让水珠直接滑落。但如果长时间接触水、或者是遇到比较重的雨滴,还是有可能会被侵透。
在背包背部的部分都是使用透气的材质。
再看近一点:
除了人体脊椎的上半部,其余碰到被的部分都使用了透气材质。这种材质叫做Airmesh,UltraLight系列采用了350克/码的Airmesh,并且使用3股螺旋的尼龙线编织法。
验明正身,UltraLight Dual 36L,上面的开孔是给水袋的饮水管穿过用的。
胸前两侧的扣具高度可调,你可以直接上下扳动来调整。
而再往上一点,可以看到两侧的背带中间还有特别缝上一条强韧的带子,这是用来装上原厂的配件用的,例如更小型的包款,方便你装入更多东西。
拉鍊使用的是YKK制品。
在一些接点的部分,也另外使用了缝线做加强,在配色上也有考量到,对于整体设计颇有加分效果。
在正面背负的部分有两条扣具,分别是胸与腰的位置。
在腰间的两侧有做特别加厚的处理,但因为目的是减轻重量的关系,所以加厚的部分只有蜂巢状的结构。蜂巢结构的特性是各方受立均等,而且容易分散,可以让整个结构特别坚强,而且可以无间隙的重复排列(正三角形、正方形亦可)。所以蜂巢状结构是如此的一再被重复使用,其实是有科学根据的。
在右侧腰间的部分还另外设计有一个小袋可以用来装随身摄影小物。
52公分的高度可以让你在手提时还不至于拖地。
上盖的带子延伸到背包侧面,你可以用它来缩限背包的宽度。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你要如何从包包中拿相机出来。
首先你要先打开最外面,附属于背包整体的的盖子。
再拉开拉鍊,打开内部的盖子。之后,里面还有一个小盖子(图中食指处),这是相机掉出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如果你不想要的话也可以拆掉。
内部相机包的体机是16公升,占了总体的44%。原厂说这个位置可以放下一台Canon 5D3或Nikon D810以及2到4支标准镜头。如果是1DX/D5或者装上垂直握把的大型机身的话,则是2~3支标准镜。长度最长可装下70-200mm的镜头。最大的体积容量,则是一台装上27-70mm f/2.8镜头的机身,以及另一管70-200mm f/2.8镜头。
小编个人试用的感想是,这个包的深度很深,足足有25公分,如果你的镜头是短到中型的标准镜,而且没有装在机身上,它可能就会被塞在相机包底部的位置,你要嘛是用魔鬼毡隔板将它固定在底层,不然就是放在魔鬼毡隔板上,下面放另外一颗镜头(或不放),其实都不会很方便。例如你的包里有一颗35mm f/1.4与85mm f/1.4,势必其中一颗就要躲在下层,要拿起来其实有些不便。
由于里面的相机包内袋是方形的,所以你也可以把它旋转90度过来放,端看各位的使用习惯。
但以这个方向作为开口来说有一个好处,就是相机包的外袋内层有做一个内崁的凹袋,它能够将内袋的盖子装进去,像是把两个盖子绑在一起的概念。这样就能简化拿相机的流程。把原本要先开外袋、再开内袋的步骤合而为一。
这里还有一个贴心的小地方。在侧边的底部有另外做一个特别防水、特别耐磨的隔板。我想这个是为了让上面的拉鍊能够隔开接触地板的脏污雨水滴等等,能够让拉鍊延长使用年限的设计。
而相机内袋的侧面也附上了一个把手,让各位方便将之抽出独立使用。注意它的两侧还有两个小耳朵。
小耳朵的功用就是用来挂背带的,你可以单独使用这个内袋作为相机包。
或者,如果你想要让相机袋跟着背包一起的话,你还可以把相机内袋直接穿过腰间的我们刚刚说的蜂巢式腰带。
不过小编觉得这种方法并不适大型或特别重的摄影器材,因为在行走时重心偏向一侧会导致你其中一侧的肌肉酸痛,长期下来对脊椎也不会是一件好事。所以如果你要这么做的话,尽量使用轻一点的器材,或者直接将相机放在背后,不然就是拎在手上,对健康来说是比较好的喔。
(补充一下,原厂的建议是如果你要从侧面挂的话,最好还是将小耳朵挂上背带,然后以斜肩背的方式背着这个相机内袋,所以上图并不完全是正确的做法。)
接下来我们把重心拉回背包本身。最上方能够放一些小型的个人物品,还有一个小勾能够挂钥匙,这个地方也适合装防蚊液、防晒乳这些可以随时拿出来使用的小型容器。
在背包的外面有一个满贴心的小地方,就是外面扣具的带子,为了避免太长会甩来甩去,所以在带子的末端做了一个像是倒钩的反折,这刚好可以卡在上头黄色的东西上。这样一来带子就不会因为过长而乱甩,而且要拆下来也相当容易。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设计。
在个人用品的封口上使用束带,是在登山包中最常见的方法。
拉开束带,里面还有一个连接相机包前后的扣具。这个扣具一定要扣上,特别是你在使用脚架的时候。我们稍后会继续说明原因。
内部还有一个小网袋,容量就稍微大一些,你可以把行动电源、充电线等一天中有少数机会用到的物品放在这里。
36公升,扣除掉16公升的相机内袋,只剩下20公升其实不大,但小编在里面放了一件连帽衫、一件防风薄外套、一条围巾与鸭舌帽、iPad Air、2公升水袋以及前面所述的一些零碎小物,内部的空间依然绰绰有余。对于一整天非登山攻顶的行程来说应该算是相当足够。
如果你想要完完整整地用到36公升的容量,把上层内部所有东西清空之后,把中间的隔板拆掉,直接抽掉四个边上的魔鬼毡,剩下的14公升就跑出来了。
在背包内部贴背的夹层是专门用来放水袋的位置,背包上方还特地做了一个开孔,方便水管直接穿过。
如此就能够让背负者直接喝水,不需要停下、取水瓶。
当然,同样的空间如果你没有装水袋的需求,你也可以放入3C产品。这个位置宽26.5、长49公分。你可以任意的放入iPad Air(iPad Pro亦可),当然13吋MacBook也行,就连15吋Macbook Pro也ok。上图右则是Macbook Pro Retina 13",空间绰绰有余。
这里还有一个小勾,可以挂这个全世界最容易打结的东西。
话说,我要怎么做出一个全世界最难解开的结呢?取一个耳塞式耳机,然后把它放到口袋里,等待30秒,大功告成!
如果你要带脚架怎么办呢?下雨时又该如何呢?
脚架直接背在后面。包包的两侧并没有特别设计脚架的位置。
Ultralight系列的雨衣与包包独立分开,并不是缝在包包上头。这对小编这种冒失的人来说就很容易弄丢。不过独立有独立的好处,例如它可以直接拿去洗,而我的Lowepro上头缝的雨衣,买了快两年至今从未洗过,已经有特别的味道飘出...所以各有好处啦。
绑脚架的方式也是使用带子 + 扣具,左图是背包上方,右图是下方。但比较可惜的是这款包并不是使用类似Lowepro的,在脚架的下方有特别设计一个“袋子”,能够将脚架的底部整个包起来。除了可以增加稳定度以外,也能够增加对脚架的保护性。
另外,在装上脚架时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我们在前面有提到:
袋子内最上方的扣具一定要扣上,因为这个扣具连接背包的前与后。而脚架绑上后,其重量全部都落在背包的外侧。如果不把这个内部的扣具扣上,整个背包会受脚架往外拉,如此一来重心会跑掉导致背负的人行走不稳,而且对包包来说也是一种伤害(而且很丑)
就算是相机内袋也有独立的雨衣可穿。
●Mindshift UltraLight Dual 25L:
接下来是中型款25公升。咱们用比较酷炫的黑红配色来为各位介绍。中型款在外观的尺寸:宽26、长49.5、深17公分。
内置容量也变为14公升,但前述小编的连帽衫、薄外套与围巾放入之后依然有剩下的空间。后面的夹层一样可以放进2公升的水袋。
水袋的位置也可以放入Macbook 13吋以及iPad Air。这个夹层的面积为26 x 40公分。15吋的笔电亦可,但就是刚刚好而已。
在相机内袋的部分,扣除掉人身物品的空间让25公升剩下11公升。长宽高 23 x 19 x 13公分的体积还能够塞下一台中高阶数码单眼,例如Canon 5D3或Nikon D810,同时还有一个标准镜与两个定焦镜。或者,直接把24-70mm f/2.8或70-200mm f/2.8直接装在机身上,可以塞满整个相机内袋。
如果你是Mirrorless用家,也可以放入一台Mirrorless相机搭配2到3颗镜头。
●Mindshift UltraLight Sprint 16L:
各位注意到了吗?前面两款都叫做UltraLight Dual,这款叫做UltraLight Sprint。其实在名字上就看得出来功能上有所区隔。前面两款的Dual意思就是同时两个包(小的藏在大的里面),而这款最小的没有Dual,意思就是这款包的相机内袋不可拆。我觉得那个Sprint纯粹是因为只有UltralLight后面没有一个名字很干,所以加一个Sprint(冲刺)上去。是没错,要冲刺的话,包包是不能大的。
Sprint 16L 宽25、长47、深15公分。总重量只有900公克。
如果是要冲刺的话,水袋可能就不适于过大。2公升的水袋对它来说依然是太大了些。但要硬塞也还是可以的。
iPad Air可以,但MacBook 13吋就完全无法了。
16公升的版本是完全不适合放中、高阶以上的数码单眼的。这台是Nikon D600,它的机身几乎跟D7200一模一样。所以16L只适合Nikon D5500或Canon 760D这类低阶数码单眼使用。或者,你可以放Mirrorless进去。
16L的相机内袋只剩下7公升,宽24、高14、深12公分。
那如果我只有D600怎么办呢?也是可以的,只是镜头的选择势必会受限,上左图是D600 + 50mm f/1.8,而这已经非常紧绷了。上右图则是Ricoh GR,这样的空间还够GR再增加一些配件。
总结:
Mindshift UltraLight系列很明显的,并不是以专业摄影师为目标客群所打造。因为它完全不是绕着高器材容量/高保护性等等一般常见的摄影包设计概念打转。相反的,它将相机的存放空间缩限在一个范围之内,然后用另外其他的空间去摆放你个人的东西。根据小编打工旅游一年的经验,我认为这个设计非常适合我当背包客的那段时光。先分享一下我在当背包客时出门会带什么:一台全片幅相机、一颗超广角镜头、一颗50mm f/1.8,以及一支闪光灯。这些是我无论去哪里一定都会带的摄影器材。其他还有行动电源、手机充电线、薄外套、相机遥控器与护照等等。另外,天气冷的时候身上会有一件羽绒外套,但活动起来后会热,这件羽绒外套就要有地方放。所以对于旅行的人来说,相机包还真的不能只完成存放、保护相机的任务。同时还要是个空间调配站,让你全身上下所有的东西能在需要的时候有一个小空间。
这样多余的空间其实一般的相机包也有,但它们的在设计上依然都是以相机为主,而且整体重量还颇重的。Mindshift Ultralight同时达成“个人物品空间”与“轻量化”这两个要点。小编认为如果我还有机会当背包客的话,这样的款式会相当适合我行走天涯。而且,它的大小符合航空公司的规定,所以对于海外的旅行也相当适合。小编认为这款包的确是在各个名牌款式以外能够列入考虑的重点,推荐给各位有需要的朋友。
本文转自:http://www.1gear.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