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ACE】折叠刀具不完全报告
应朋友之托,写的一篇关于折叠刀具的介绍发布于他的网站上,我也就顺便发布在自己的板块,给大家看看,一起讨论交流。讲真的,这个帖子的内容恐怕以我的能力并不是足以完全胜任的,如果在下对于折叠刀具相关的一些解释和说明有什么不足的,还请各位多多指点补充,我也希望这个帖子能够成为这个圈子的一份说明书,能够给予更多新人玩家在入圈的时候更便捷的了解相关的刀具知识。
一:刀具的历史和折叠刀存在的必然性
刀具,从人类诞生以来就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工具而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我个人认为,折叠刀是人类为了便携性和功能性考衡的必然产物。除了常规折刀以外,还有例如目前被大家所熟悉的菲律宾的蝴蝶刀(非典型折叠刀),日本肥后守,口袋刀等,以上这些链接结构的刀具一定不如一体结构的刀具更稳定。结构越复杂,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就更高。这也是上面我提出的观点,人类之所以发明折叠刀具,更多的是为了便携和需求的针对性去服务的。
二:现代折叠刀具的分类:
这样的东西,本来在于这个行业就从来没有过一个特别明细的划分,或者可以说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法律和行业分类。我在这里也实在很难在这里去找一份特别权威的说明给大家。所以我只能按照上文历史习惯继续一个主观的分类:以可折叠,具备链接结构的刀具,我都一律定性为折叠刀具类,目录如下共有五个。
1:折叠刀
2:蝴蝶刀
3:口袋刀
4:多功能刀
5:弹簧刀
三:关于各类典型非典型折叠刀具介绍:
1:常规现代折叠刀
这个类目就比较庞大了,涉及的结构,锁定方式,稳定性对比,都比较多,我下面会做一个分类式的说明和详细解释一些平常容易进入的误区。
锁定的类别:
1):一体框架锁:指柄的上面直接切割成型的锁定方式,因为其方便性和稳定性,属于目前折叠刀具最为常见的锁定方式。
2):衬锁:属于一体锁的非典型形制,一般为外面手柄包裹,锁定条的厚度不如常规一体锁,但是手感与刀具表面的对称性于常规一体锁更优。
3):轴锁:蝴蝶公司专利,其锁定原理可以理解为凸轮机构的自锁现象,当转动到锁定角度时,从动件(即轴锁推钮)通过弹簧的推力与刀柄轮廓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压力角,使得结构锁死,结构优势在于只要刀片轮廓设计合理,结构安全性可以非常高,而缺点在于为推钮提供动力的弹簧如果失效则整个结构就会失效,以及刀片闭合时的定位力度全由弹簧提供,和定位珠相比可能会有轻微松动。同时由于弹簧的力度为了方便解锁普遍不会太大,推钮在开刀以后对刀片压力可能会不够,所以轴锁产品可能会附带一点点的刀片点头现象。
4):轴塞锁:霍格公司专利。结构上和框架锁异曲同工,只是刀片的补偿面改为弧面,刀柄的锁定条改为一个圆柱按钮,动力通常由弹簧提供。缺点在于一般锁定深度无法手动加固,完全由弹簧决定。
5):背簧锁:这个锁定可以算是较为传统的一种锁定方式,现代刀具应用的也是越来越少,目前可以看到的是蜘蛛和冷钢用的比较多,因为锁定结构的特性,解锁只能双手操作,在使用的方便程度不如现在的锁定方式,而且其结构决定开刀状态较容易出现点头的情况。
2:蝴蝶刀
蝴蝶刀属非典型折叠刀具,但是历史形象和各个国家的法律原因,目前在世界各地也属于非常冷门的折叠刀具。现代蝴蝶刀于玩家而言,更重要的元素还是在于它可以利用灵活的手指,舞蹈出非常绚丽的刀花而被很多人所喜爱。不过,蝴蝶刀结构的优势,也拥有着任何折叠刀具所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正常切割工作的时候,绝对不会出现因为脱锁而刀片移位的可能性,因为蝴蝶刀最基本的结构为两个刀柄夹住一个刀片,刀柄通过旋转近180°来达到开刀关刀的两种状态,开刀时两边刀柄夹住刀片末端形成一个对称杠杆,也就是只要在开刀紧握刀柄状态,除非止刀柱和主轴断裂,则完全不用担心意外解锁。同时蝴蝶刀最常用的两种结构为内止刀柱和外止刀柱,区别在于止刀柱放置的位置,内止刀柱如下图所示:
其止刀柱固定在刀柄上,在开刀和关刀状态时,两止刀柱紧紧夹住刀片上的开合止刀点。而外止刀结构的止刀柱在刀片上。
在开合状态时刀柄夹住刀片上的止刀柱来达到固定状态。两种结构各有优势劣势,无论从花式玩法或者结构稳定性和美观性上皆是如此,所以至今这两种结构依然是蝴蝶开合止刀的主流结构。
关于技术角度的一些讨论和看法。一直以来,蝴蝶刀大体上,主轴结构是垫片式结构,比较少有轴承结构,然而其实轴承结构是比较早应用于蝴蝶刀的,就是为了解决蝴蝶刀对于稳定性和顺滑性的高需求。常规的折叠刀作品,用于垫片结构都需要仔细调整,才能做到保证顺滑的同时各部件都达到一个紧固的状态。而非典型的蝴蝶刀是拥有两个手柄的折叠刀具,量产作品上面要保证每一个作品都能够在保证顺滑的同时还要保证各部件对称,紧固,这对于目前的加工设备来说是难以保证其一致性的,更不用低价位产品对于成本的限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蝴蝶刀会轻易摇头的缘故。而轴承的好处就是拥有更高的容错率,可以提供给两个手柄更充足的调整空间,让摇头的可能性进一步的降低。所以我个人认为轴承于蝴蝶刀具是一个进步的的应用。
3:口袋刀:
之所以把这个类目分化出来,更多的是因为传统的形制和流派的缘故,被定义为口袋刀的更多的还是因为形制上的,而不是锁定上的偏差,传统的口袋刀就是带了簧压机制的刀片固定方式,后来的口袋刀也是一样应用了背簧锁定,衬锁方式,至于如何去定义口袋刀,其实也是各家有各家的看法,我个人而言,我是认为尺寸在17CM以内,使用天然材料为主。形制上趋向于传统造型这样的作品我会定义为口袋刀。这个类别没有一个既定性的绝对定义,我下面的一些图片会有一个主观的认识,起码一眼就能看到是传统口袋刀的感觉的作品。
4:多功能刀具
这个类目应该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作品了,例如最出名的瑞士军刀,这种作品可以说是人类对于折叠刀具应用的便捷性考虑是最极致的了。它完美诠释了折叠工具类的便携性和功能性,然而有得必有失,因为其功能众多,那么为单个工具所做的优化就会受到限制。
5:弹簧刀
这个类目的详细产品可能对于新人就显得比较陌生了,但是社会主流对其危险性的宣传可谓是让弹簧刀这个种类恶名远扬。需要说明的是,弹簧刀只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称谓,侧跳结构是和衬锁,栓柱锁甚至轴锁可以兼容的结构,只需要加上助力弹簧即可,较为专业的说法会用“直跳”这个词来代指刀片从刀柄垂直弹出的刀具结构。直跳在很多国家里面都是属于法律管制的刀具,甚至美国也是仅仅几个州可以售卖该类作品。直跳因为结构限制其造型通常细长,很容易让人想起穿刺的动作,加上其开刀特点,也确实给人富有攻击性的印象,而很多公司在制作上,都将刃角做的比较大,如果你指望将跳刀作为一把随身EDC切削水果,做一些轻量工作,那肯定是无法跟常规折叠刀相比的。直跳的结构主要有拉杆式,双动式,但是,由于前两者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保养维护是每个玩家的噩梦,而直跳对于精度的配合和使用的环境比常规折叠刀又要高很多,灰尘沙粒的进入,都会导致跳刀的结构受损,从而影响其稳定性。下面是拉杆式和双动式形制的对比图片,如果有兴趣考虑的朋友,除了接受其脆弱的结构之外,还得接受跳刀系统的框量控制。因为直跳都会伴着轻微的点摇。
三:常规折叠刀主要部件说明:
上面简单的把一些折叠刀具的类别和造型做了一个概况式的认知,这里我会针对一些已经拥有一些作品在手上的玩家释疑一些常规部件的作用说明和逻辑关系。
1:主轴润滑系统
主轴系统是常规折叠刀最重要的位置,折叠刀的开合是否顺滑,是否稳定,主轴润滑系统的应用和制作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常见的主轴有无垫片结构,垫片结构,轴承结构,轴套垫片结构。
无垫片结构:这种作品已经是非常非常少了,至于这个结构,我想无论对物理是否精深的朋友,都应该明白这个结构并不是合理的应用方式,之所以存在,只是因为人类一开始发明折叠刀的时候,还没意识到磨损润滑配合的问题而已。而现代刀具还使用无垫片结构,这个其实是不应该的事情。
垫片结构:这是最为传统的一种折叠刀具使用的结构,垫片的材料应用上有黄铜与特坲龙,有一些较为特别的会在上面开洞作为储油作用。在追求顺滑均匀而稳定的开合体验的高端刀具上,这个结构对于刀具的加工精度有着非常大的要求,甚至机械精度不足的时候,需要手工打磨去慢慢调整和适配。而量产作品上的应用很少能够有好体验。特别是一些低端作品上,因为拧紧的压力,和间隙的控制是无法做到每个都一样的。而要控制到保证顺滑又保证刀片的稳固性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进行调整。所以这个结构从量产角度考虑,比现在大量应用的轴承系统要麻烦很多。而垫片结构也有很多玩家依然喜欢,
垫片轴套结构:在垫片的基础上加上限位的圆筒在主轴管上面,不让整个手柄的压力直接压在垫片上面就是轴套的设计目的。但是这个结构也是对精度要求非常高的一种应用方式,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有机会对轴套刀具进行大批量的打磨装配测试,理论上的压紧性控制,对于无轴套的垫片系统的提升,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充其量就是相对于无轴套的刀具更好用手工调整。但是这个结构也有一个弊端,如果调整过度,那么垫片就会作废,刀片无法紧固在刀柄之间,从而更容易出现刀片摇晃的可能性。
轴承结构:轴承结构从发明应用到现在也是越来越完善的作品,可以说是目前最为进步的一个结构,不过,轴承结构的演变也是有一个历程的。从一开始的珠槽式IKBS到现在的双排KVT式,可以说是既方便维护,又稳定,又耐用。关于轴承的各种优劣,我会在下面发图并且指出各自的优劣。
1):IKBS,最早的轴承系统,仅仅靠着刀片或者柄锣出的珠槽来放置滚珠,好处是理论上顺滑程度为所有轴承系统里面最优的一种,坏处就是这个东西装配的时候,会非常的艰辛,当你维护的时候,你要注意珠子的掉落和配合。
2):IKBS+保持架,这个做法一般出现于高端刀具,很多个人刀匠因为设备的问题,也因为产量的问题,无法实现大批量的应用KVT轴承系统,所以会采用线切割制作滚珠的保持架,这样的好处是装配上比起IKBS更具备优势,但是坏处是因为有了保持架,理论上珠子在滚动过程增加了保持架这个方面接触的摩擦力。
3):KVT轴承,目前量产刀具最成熟的主轴系统。因为产量可统一规格,能够做到大批量的生产。装配上跟垫片系统一样,可以实现轻松装配,维护和清洁上也可以随便冲水擦拭。但是因为镶嵌式的结构,理论上,KVT的摩擦力是最大的,是三个轴承系统里面最不顺滑的一种。
关于主轴系统的一些个人看法,在我的认知里面,作为一个从业者,从加工角度去看待,无疑KVT轴承是最优化的选择,它既稳定,又方便。无论是对于制作方或者是玩家,都是最为合理的配件。但是从玩的角度来说,其实这些结构都各有各的优势,例如垫片结构,如果细心的调整,是可以拥有开合柔和丝滑的感觉。这种非常舒服的开合体验是轴承刀具无法做到的。还有就是IKBS装配是痛苦了一些,但是IKBS那种完全没有阻力的顺滑程度,特别是配合快开鳍的时候,那种顺畅的快感,也是别的结构无法做到的。
2:止刀柱
折刀有三个最为重要的部位,主轴,止柱,锁定面,号称黄金三角区。一把折刀,是否强壮,是否合理,如何将这三个点布置上去就成了检验一个设计师是否用心的一个环节了,如果要详细的解释这个,需要的篇幅恐怕会很长,所以我这里仅对止刀柱的方案做一个简单的列表说明。
标准止柱:在柄的里面放置的止点方式,一般有两个放置的方案,一个是拧螺丝固定,一个是内置实心止柱方案。两者的优劣在于内置式的更美观,拧螺丝固定的更稳定。这个涉及到具体作品的差异和制作者自身的取舍考虑,决定了如何去选择。
推钮式止柱:也就是将止刀柱外置于刀片上的结构,通常也会作为推钮来使用,也称为止肩结构,这算是很考验设计能力的结构,因为作为闭合止刀,止肩位置会和刀柄接触,而作为推钮的最佳位置应该和刀柄有一些距离。想要优化止肩使得其作为推钮的体验良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现在不少止肩结构也会同时考虑快开鳍开刀。
内止式止柱:这个结构也有两个应用的方式,一个是刀片开槽,一个是刀柄开槽。两个方式都各有优劣,我下面做一个说明,也方便玩家在挑选的时候可以参考。
刀片开槽:这个做法一般常见于比较老的产品,因为加工相对来说更方便一些,比较容易藏脏,对于日常的维护比较麻烦,而且刀片上做出轨迹槽对于强度有直接影响。
刀柄开槽:这个做法一开始是将止柱直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打到刀片上面,这个做法对于刀具其实具备了一定的风险性,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出现开裂的问题。现在的作品比较考究的做法是将止柱对拧在刀片上面,这样就可以规避了刀片开裂的问题。但是,这个结构也有着先天性的不足,理论上锁定稳定性和刀柄框架稳定性是不如标准止柱的,因为刀片上面的止柱长度受限,而且刀片和刀柄之间也有距离导致了止刀柱接触线程较短。而且止刀柱也无法作为刀柄的支撑结构,所以在设计这种结构的时候,需要在背骨上面多做一些支撑考虑,这样才能弥补这个结构本身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内止刀结构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幅度保留设计者希望的刀柄轮廓,对于各种造型的兼容性极强,这也是该结构一直比较受欢迎的原因。
3:框架锁结构锁定面详谈
这个包括了2个方面的,一个是刀片的,一个是锁定条的,作为黄金三角区的最后一个位置,讲究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这也是很多玩家经常都被忽略的。
第一:刀片的锁定面,一般我们肉眼去看,是两个样式,一个是相对平整,一个是斜面。很多人一直以来都认为平整的那个是最好的,也就是所谓的面接触,而这个面接触其实跟是否平整和斜面并不是特别大关系。因为锁定条是不可能真正做到面对面完全接触的,如果有,只有一个结果,就是刀片锁死。而所谓的面接触其实关键的是锁定面打磨的一致性控制,和自然倾斜的坡度,当然,我说的是最理想的状态下的锁定面,实际上,量产作品,真的很难控制每一把作品都是如此,就算是手工级别,也不能保证绝对一致性。
第二:锁定条形制,不锈钢内衬这个没啥可说,主要是钛合金材质的,钛合金的一体框架锁结构,这两年兴起了加装钢锁头的做法,导致让很多玩家都认为这个东西跟轴承垫片一样都是必须有的东西。而其实这些选择都各有自己的优劣,不应该如此粗暴的去评定。例如钛合金的锁定面的好处,是钛合金材料自身的粘性与锁紧性,这个相对于钢材质来说,我觉得稳定性更高,二个是美观性,不需要更多的螺丝配件。钢锁头的好处和坏处也有,这并不是完美的东西,所谓的可替换的设计,其实玩家自身是没法替换的,都需要我们工厂为玩家更换。所谓的更耐用,其实跟钛锁面是差不多的。反而不锈钢的摩擦力不如钛合金好。所以关于这个位置的要求,私以为玩家更应该考虑的是刀具本身材料的协调性,和设计元素,一味的追求耐用而忽略了使用体验和美观性,其实也是一个本末倒置的做法。
4:支撑件应用
众所周知的一体结构的折叠刀具是最为稳定的一种加工方式,因为通体除了主轴和止柱(止柱可以多样化选择,甚至隐藏)没有别的螺丝。整个柄的背部都是金属。这对于结构的稳定性是最高的,但是一体式结构的加工非常昂贵,一般只应用于一个品牌认为的最高端的作品上面。下面我想说明的是串柱和背骨的适用性,毕竟这两者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
串柱:最常见的折叠刀具支撑柱,大量应用于常规作品上面,好处是加工方便,价格便宜,而且重量轻。不足的是支撑的范围有限,著名的战术折刀品牌RH,在那个背骨还并不普及的年代也曾经针对串柱做了修改,也就是尽可能的加大串柱于柄的接触面积,号称鼓式串柱。一般来说,目前会使用这个配件,基本上一个是空间问题,二个是为了减重所考虑了。因为美观性和功能性都不如背骨优秀。
背骨:目前国产原创刀具用的比较多的支撑件,优点是美观,可带防滑作用,支撑面积大,缺点是钛合金材质的加工昂贵,不锈钢材质的又太重。而且对于空间的要求比串柱更高,一些比较极限的作品无法使用背骨作为支撑件使用。但是尺寸比较大的作品,例如超过21-22的折叠刀,理论上,都应该使用背骨,而不是串柱,这样才能确保整体的稳定性。
5:背夹的样式
背夹这个东西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一个配件,不装吧,实在不方便,装了吧肯定会影响手感,要好用的又不够美观,要美观的又不好用。每次我在设计的时候,背夹都是让我头大的一个东西,我在这里也简单的做一个归类。
一体式背夹:一般用于高端刀具,一整块钛合金雕刻而成,造型因人而异,但是基本上体验都不会太好,而且因为一体式的高度,握持的手感也不会很好。但是美观性是最佳的。
标准片式夹:不锈钢的也有,钛合金的也有,造型是最普通的形制,不仅仅是折叠刀,像手电,电钻,钳子一类的东西也有使用。算是最好用的一种背夹形式,方便,实用,但是美观性较差。
隐藏式背夹:这个有两个摆放的方式,一个是竖放,一个是横放,也有长有短,隐藏式背夹的使用效果可以让整个刀柄完全收纳于口袋,但是这种背夹实用性并不是很好,起码指望它快拨是不行的,因为深度问题,导致你每次拿出来的时候都要大费周章,对于便利性来说并不合格,跟一体背夹一样。
6:折叠刀具开合方式
这个主要介绍的方面还是在于常规折叠刀具,非常规的折叠刀具开合方式例如跳刀与蝴蝶刀,开合的方式在于自身结构所决定。反倒是常规折叠刀具所具备的开合方式更丰富一些。具体如下。
推钮式:这个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开合方式,用拇指推动推钮,便可打开刀片。缺点是因为作品各有差异,推钮形制皆有不同,导致体验效果也不能绝对相同,例如一些作品会出现割手的推钮,也有一些作品因为设计的原因,导致手指对刀片的压强过大,需要调整发力的方向。玩家在选择推钮式作品的同时应该更仔细的观察作品的设计合理性。
快开鳍式:本来在折叠刀领域不温不火的一个形制,因为大量应用轴承系统反而变成主流的一个开合方式。因为快开鳍折叠刀开启的方式需要一定的蓄力和高顺滑度才能一步到位。而以往的时候,由于没有轴承系统,快开鳍式并不被世人所重视。关于快开鳍折叠刀有几个需要配合的关键点是:锁定条的压强,定位珠的限位控制,鳍的形制设计和位置的摆放。简单的概况就是,要想快开的体验优秀,必须作品本身的锁定条弹力强度足够,这才能达到蓄力,定位珠的限位考虑才能拥有爆发力,至于鳍的形制,由于手指经常拨动,需要更符合人机工学的设计才不至于在使用的过程让手指受折磨。同样的快开鳍式的开合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在美观上,鳍的存在,是必定影响刀具本身的线条协调性的,无论是闭合还是打开的状态。(有个别作品例外,例如隐藏式快开鳍,可以在打开之后保持了刀具的线条流畅不被影响,但是闭合状态还是无法改变鳍位存在的事实)。第二个问题是相对于普通折叠刀具而言,快开鳍折叠刀如果随意放置于口袋之中,而一些压强不足并且定位不准确的作品,将有可能出现误开的可能性。这是需要所有的刀友多加注意的一个点。
推盘式:这个形制其实与推钮异曲同工,也算是一个类别的应用方案,之所以存在的缘故更多的是因为设计师在于这个作品的空间处理已经非常极限,想用常规推钮方案已经没法实现,所以出现了推盘式的开合方案。这个方案由于更加极限,所以开合的体验在大多数作品上面也不会太舒服。
推刀孔:知名蜘蛛公司用的最多,并且还将其使用的圆洞申请为专利的一种推刀方式。这个开刀方式,体验上不会太好,因为各个品牌的开孔形制都各有不同,有些孔甚至只能是使用食指进行快开。而且要把孔处理的不硌手不仅仅是形制的需要还要有工艺上的配合。同时很显然较大的孔也会影响刀片的强度,实际上断裂在推刀孔上的案例还比较多见。当然,这个开刀方式的好处也是有的,例如易于维护刀片和切削过程不至于因为刀片上有其他的部件而影响其切深度时所出现的阻挡。
指甲槽式:这个开刀方式是最为传统的开合方式,目前比较常见的基本上是出现在传统的口袋刀和水果刀上面为主,因为其不方便性,导致每次开合都只能是两个手操作完成,无法像上述的几种实现单手开合,所以现在应用的现代风格作品几乎是看不到这种开合方式了。
四:折叠刀具刃面处理与介绍
这个大类,应该是在把玩作品里面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了,尽管我是从业者的身份,但是曾经我也是一个玩家的身份。严格来说,玩东西,只要是自己喜欢,那怕买椟还珠,那都是值得被赞赏的行为,正所谓各花入各眼,我本身也非常坚持不要跟风玩东西的这个习惯。但是这个行为建筑的基础是玩家本身,是否具有一定的浏览量,一定的知识量,才能去分辨东西的好与坏。就像红酒与茶道一样,都需要一定的阅历,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起码有一个道理是不变的,好的东西是差不了的,作为玩家,虽说有入门和高阶之别,但是差距的体现我认为应该是在工艺上的理解和感受不同,而不应该是对比玩了多少个牌子,玩了多少个刀匠的作品,而对工艺却半知半解,反过来说,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作品和辛辛苦苦耗费的手艺,作为制作者本身,更希望的是有懂得作品的人,毕竟作品就是制作者与玩家的一个链接的虹桥。制作者无法对所有的玩家一一解答,只能通过作品,作品就是最好的表达。这点我身为从业者是感同身受的。我更希望的是有更多更多的人能够欣赏我努力的点。
锻面:最为常规的一种刀片刃面处理方式,目前使用的方案有三种,无论是手工还是量产作品,具体看图对比,像这样的加工方式无论是国内外都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名词定义。我只能是自己来标识以区分。
1:横向拉丝 这个可以说是缎面类目最难的一种加工方向,最优秀的横向拉丝是必须在多平面形制刀片上面做单一方向,甚至是随刃线走向做均匀拉丝动作,在确保每一根拉丝均匀笔直的同时还得保证力度的轻重而不至于使其刀片有暗面的产生。每次制作都必须是由最低目数开始做打底慢慢升高。拉丝过程如果出现失误就必须推掉重新开始,某些形制刀片如果失败就等于直接报废。所以横向拉丝的作品在量产作品是少之又少,或者是做的并不是特别优秀。真正优秀的横向拉丝作品,基本上还是以手工匠人为主。
2:竖面拉丝与水磨面对比 这个是最容易被人混淆的处理方式,具体看下面的细节图,竖面拉丝的刀片是单一颜色,并且每一根丝都是完全笔直的走向,因为这是手工打磨的效果,而水磨纹理都是微微弧度的丝条,并且夹杂着一些幻彩的反光。咋一看,这两者非常接近,但是水磨由于是机器研磨的刃面处理,因为耗材和批量加工的特性,加上设备的加工逻辑,会有一些位置无法被拉丝,甚至经常在刃面会残留一些深浅不一的丝条。之前做过一个试验,随机抽了不同材料的水磨面刀片在做抛光工序之后,深浅不一的线条会尤为明显。而人工的竖面拉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靠着手工一把一把打磨和调整的作品,无论是完工度和良品率都是水磨设备无法比拟的。(MT公司是最早使用这种精细水磨加工的刀具公司,在国外竖面拉丝的作品是几乎不可能出现在量产作品上面的一种工艺)
3:砂光刃面 这个形制在水磨设备出来以后差不多就会淘汰的制作方式,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了。这种制作形制一般在低端刀具上面比较常见,详细看下图,这种方案对于刃面线条的保持是非常粗暴的。不要指望刀片的整洁度和美观性。但是在水磨设备大量应用之前,几乎所有的低端都是采用这样的制作方式。甚至某些中高端作品至今还使用这样的处理方式。
石洗:作为从业者来说,这个处理方式是我目前发现深受国内外玩家喜好的一个刃面方案,很多玩家都追求物品使用的保持性和完整性,所以石洗便成了最为玩家喜好的一个处理方式,但是,其实石洗也是非常多个处理方案的。材料有不同,工艺上也有高低之别的。
1:珠光石洗 最高级的石洗方案,刀片的底做的特别干净,这个石洗的方案可以说就是手工级别的作品,基本上是将刀片研磨到接近雾面状态之后才经行的石洗。这样的石洗刀片跟普通的石洗是完全不能比拟的。
2:普通石洗 这个需要看石头的选择,石头的粗细决定了洗出来的效果差异,但是石洗的合格与否,仔细检查刃面是否存在拉丝,水磨的纹理,合格的作品的刀底是应该做的非常干净的。
3:沧桑石洗 这个可以经过一些涂层,也可以是发白,也可以是发黑,之后做的石洗。合格与否跟上面同理,仔细检查刃面是否存在拉丝,水磨的纹理,合格的作品的刀底是应该做的非常干净的。
镜面:这个高级工艺一定只能是手工,而且真正的纯净级别手工是少有的,同一制作者不同作品都有可能出现差异化,检查真正纯净的镜面,除了要考衡刀片加工的难易性还需要检查倒影的变形程度和走向。我看过很多优秀的镜面作品,包括出名的微技术品牌,他们的镜面咋一看确实非常优秀,但是实际上,倒影的走向还是可以看到痕迹。像这样的作品因为还没有做更进一步的研磨,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些微小的痕迹,(镜面的难度不仅仅体现在研磨,还体现在刀片形制,越是复杂的刀片,越是难以研磨。最优秀的镜面是在极为复杂的刃面研磨出纯净的镜面的同时还保持了原有刀片上的所有线条)
涂层:这个工艺比较常见,生活上很多都产品都有,刀具行业应用的一般有静电喷涂,镀钛,发黑,DLC等等,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爆纹,采用电解方式的制作。一般来说,这些处理都是为了刀具的个性化和配色上去应用。以目前的工业水平,很多玩家经常担忧的切割食物是否涂层脱落是不会发生的,起码在正经品牌的作品上面,这个是不会发生的。
五:折叠刀具材料应用和处理的方式介绍
这个类目我会统一将柄材和处理方式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但是仅限制于常用的一些基础材料,因为科技不断发展,新兴材料越来越多,我无法都知晓。在这里只能是给新人玩家一个基础的认知,这样对作品的选择上也更方便一些。
天然材料:有骨类,木类,贝类,珠宝类,这种材料制作的时候多数经过稳定性处理的,而且选择对称性极高的材料是非常稀少的。所以采用天然材料作为量产刀具来使用的非常少,基本上只有手工级别的作品会用的比较多。
钛合金:钛合金的好处是耐腐蚀,韧性高,相对于钢材又轻便很多。这个材料应用的比较多,可制作的表面处理也比较多,我在这里做一个比较细的小分类。
1:喷砂处理 喷砂工艺有粗细两种,粗砂的优点是相对比较耐磨,可以掩盖更多钛合金上面的痕迹,但是手感不好。细砂质感柔和,但是需要钛合金本身痕迹处理的够干净。基本上可以说,使用细沙是检验一个作品是否加工细致的一个试金石。
2:阳极处理 利用钛合金的材料特性,通过化学的方式变化的颜色,可以大幅度丰富作品的一个处理方式,难度在于颜色的稳定性。缺点是,因为环境变量的原因,并不能确保百分百阳极的颜色批次都是一致性的。
3:烧钛处理 一样是利用钛合金的特性,通过高温火焰的燃烧来做出喜好的纹理,量产作品一般用喷头较大的火枪来制作纹理,手工级别的烧钛,都是由手工一个个制作的细纹。
碳钎维:算是目前大量应用于各个行业的高端材料了,特性是非常轻便,耐用。目前常见的和大量应用的为编织纹碳钎维,编织金属丝碳钎维,还有更为高端的雷击碳钎维。
G10:最常见的手柄材料,成分为玻璃纤维,是目前大量应用的材料,耐用,便宜,轻便,颜色丰富。
米卡塔:以布为原料的手柄用材,相比于G10而言,米卡塔的耐用性稍弱一些,但是颜色和纹理更为丰富,也是目前大量应用的手柄材料。
铝合金+钢:钢手柄是目前最具性价比的手柄材料,无需过多复杂的加工就可以使用,但是不足的是重量过高,尺寸稍微大一些的刀具无法选用。铝合金也是大量应用的一种材料,方便加工,比钛合金更轻便,也可以制作丰富的配色,唯一的缺点就是相比于其他材质而言,它的材料更软,容易出现磨损,但是作为刀具而言,并不会伤害结构的稳定性,只是外观的美观性无法保持。
大马士革材料:这个类目里面涉及的材料的流派就非常庞大了,我这里仅仅列出市面上最为常见并且性能优秀稳定的几种材料做介绍。
1:瑞典粉末大马士革 瑞典公司材料,采用RWL34和PMC27一起糅合制作,纹理比较自然飘逸。
2:托马斯粉末大马士革 美国维加斯锻造材料 采用CPM154和440C一起糅合制作,纹理规则整齐。
3:尼尔森粉末大马士革 美国迈克尔尼尔森锻造的材料 采用XHP和19C27一起糅合制作,纹理类似托马斯的风格,但是更为细密。
4:马赛克大马士革 没有固定厂家制作,材料也是千差万别,这个大马士革是目前最特别的一种处理方式,甚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的图案形制进行定制,材料制作上不仅仅刃材,钛合金柄材也有。
钛合金大马士革: 目前最高级的钛合金材料,利用不同的钛合金厚度和材料,采用折叠锻打的方式,将材料糅合在一起,呈现出不同花纹,再结合钛合金可以变色的特性,处理出绚丽的手柄,一般这种材料都用于品牌的高端作品上面。
结束语:就如标题所说一样,我这份不完善的折叠刀报告,一定是有着很多的不足和错误,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多多指正。某个角度来说,我希望的是这个能够作为一个百科式词条的东西,有任何可以补充的,有任何可以修改的,都可以马上完善。就如我文章里面提到的很多加工方案,这个行业目前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命名。这对于玩家和各地从业者的交流都是一个阻力。如果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推广和确立。也就不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作为一个良性的循环,制作方才会愿意下更大的功夫朝着更高的工艺进取。而不是心里有着“反正消费者根本什么都不懂,我们做的再好都没有用”的想法。我才疏学浅,这篇文笔不算通顺,解释不够细致的文章,是我的一声呼吁。作为曾经玩家的从业者,我对于这个圈子的热爱和执着是认真的。在这里也要非常感谢我的朋友午夜猫工作室对于文章中不少内容的订正和补充。谢谢大家,我是小七,玩刀的小七。
===============================================================
以上内容由投稿用户发布,仅代表投稿用户立场,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