侣行·索马里 穷到只剩AK的国家
2015年7月26日,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半岛皇宫酒店遭到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中国驻索使馆位于酒店内,正在馆内办公的中国工作人员,因伤势严重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另有3名使馆工作人员受轻伤。
一名中国外交官在网上发布了几张现场照片:绷带缠绕、处处带伤,依然衣不卸甲、钢枪在握。馆舍虽被炸烂,却依然是要用血肉之躯去守护的阵地。
这是最真实的现场,最真实的外交官,最真实的外交生。向所有曾经和正在战火中、疾病中、恶劣自然环境中为共和国坚守外交一线的外交人员们致敬 。
2014年,中国情侣张昕宇、梁红就曾前往充斥着战争和死亡的索马里,见证了恐怖之城的真实一面 以下日记,节选自图书《侣行》,讲述两人在索马里的真实经历。观看更多视频,请在优酷土豆搜索“侣行 索马里”。
1. 恐怖之城的见面礼 我叫张昕宇,老婆叫梁红。我们以前是商人,因为种种原因,决定放下生意,环游世界——赚钱不该是生活的全部, 索马里是我们环游世界的第一个选择。2012年4月,等待几个月,我和梁红终于拿到了索马里一年多次的往返签证。看着手里的签证纸,我们愣了:签证号是01到02号——我们是这一年里头一波去索马里的中国人。
办签证时,索马里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几次问我们:那么乱,你们要去干什么? 梁红回答:我们想了解真实的索马里。 大使馆参赞钦佩我们的勇气,但依然给了几条建议:找一个靠谱的向导,雇佣一个火力可观的保安队;最后,不要相信任何人。 来到摩加迪沙,刚出机场,接待我们的是一群手持武器的民兵。
我偷偷地数了数,安保队一共有八个人,他们的装备是一辆轮式装甲车、一辆小型运兵车、两支AK47、一架重型机枪、六把沙鹰和几支手枪以及若干弹药……
这样强大的军火配置,非但没有让我安心,反倒更加紧张了起来——摩加迪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 所有人分乘两辆车,我们装甲车里。车子驶出了机场,枪炮在手,向摩加迪沙挺进。 车子在不宽的街道上前行,眼前的场景,虽然早已经在网上看过很多次,脑子里也有了准备,但是当亲眼所见的时候,还是有点儿目瞪口呆。
一眼看上去,这完完全全是一座刚刚经历过战争中炮火洗礼的城市,放佛就在昨晚还火拼过。路上人来人往,人手皆一枪,两边高墙铁丝网。
可能经历太久的内战与割据,我们看不到友好、热情,此刻在我看到的,每一个人的眼神里,都透出相同的讯号:恐惧、警惕。 当我们把摄像机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回应,是把枪口对准我们;如果他手里没有枪,则会回敬我们一个割喉的手势。 历史的记忆里,索马里是一个富有强烈的民族感情的国度,索马里土著热情、有礼貌,重视社交礼仪,喜欢待客,尊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可惜,这一方优良的民族传统滥觞,在战乱的冲击之下,已经消失殆尽。我们很难再看到,这些代表原汁原味的索马里文化的东西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枪口、敌视的眼神、潜伏着的未知危机。 随着装甲车的缓缓前行,我们渐渐深入摩加迪沙腹地。 此刻的索马里,此刻的摩加迪沙,带给我们的,是惊悚与期待并存。
向导告诫我们,不要把脖子伸出车窗外,时刻小心周边有一些异常举动的人,不要让人接近你,也不要随便和人搭讪——他们有可能衣服里就揣着炸弹。不论有冤还是无仇,这个地方不能用常理来理解。
我们这一路亲眼所见的,加上向导这一番耸人听闻的提醒,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特别紧,此刻才感受到防弹衣的温暖。 梁红拉了拉我的衣袖,有点儿紧张地说:“这次,挺悬的。” 摩加迪沙城市不大,,面积不到北京的八百分之一,人口跟一个大兴区差不多。就这么点儿地方,就这么些人,就能把这座城市的名头推向世界头条,该是有多大的能量。 这时候向导很应景说了一句:“现在整个城市都知道有中国人来摩加迪沙了。” 听上去感觉很有大明星驾临小地方的感觉,其实不然,这只是说明全城的人都盯着我们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危险系数只高不低。 一直看着窗外的梁红发话了:“怎么回事儿啊?怎么我们一直在兜圈子啊?这都转了好几圈了。” 听她这么一说,我们才发现车子确实是在兜圈子,都警觉地看着向导。这儿开车又不打表,绕圈子肯定不是为了多收钱。 向导一番解释,颇让我们有点儿情报员穿越火线的感觉。原来兜圈子是为了防止有人跟踪。其实我们也压根儿不知道这趟车的目的地在哪儿,会在哪儿歇脚。这些,都只有向导知道,包括司机对此也一无所知。神秘而且专业。
又绕了几圈之后,车子终于把我们带到了落脚的地方,那是一个相对还不错的酒店。 当然,酒店只是相对于摩加迪沙来说;在国内,那就是个破败的小旅馆——说是劳教所也不过分。这是一栋三层的公寓式酒店,所有临街的窗户都被封得死死的。酒店院子的四个角还分别立着四个瞭望塔,围墙布满铁丝网,监狱的感觉又来了。 这家酒店是整个摩加迪沙安全级别最高的——是的,在世界上别的地方,酒店依靠装潢、服务、体验等评星级,而在摩加迪沙,评价一家酒店的标准,是安全级别。 向导介绍,很多联合国、非盟以及索马里当地的官员都下榻于此。 那就差不了,我们安心许多。进去的时候,跟进机场似的,先要过安检门,汽车要用镜子照底盘,发动机、后备箱等都要做详细的检查,我们几个人还得被搜身。带着武器的安保队自然不能进去,只能在门口守着。 一系列的安全检查过后,终于得以入住。进到房间,窗户也都被模板、铁皮给钉上了。大家都松了口气,卸下行李之后,所有人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不约而同地脱下身上笨重的防弹衣。 “接下来我们干嘛?去哪?”梁红问。 向导看了看手表,回答:“马上五点了,你们不能出去了。以后也是,每天下午四点以后,必须都待在酒店里。摩加迪沙的晚上很危险。” 看来今天就只能这样了,我们退回了房间,整理一下带来的行李。酒店不提供晚餐,我们之能用自带的干粮来垫巴一下。 夜幕降临,放佛一块大黑布瞬间笼罩了下来,我们在摩加迪沙的第一个晚上到来了。
2. 和“索马里总统”的约会 在摩加迪沙,出门也是一件难事儿。 出了酒店,跟昨天一样,装甲车载着我们在街上瞎转悠,还是在各种遛弯儿,重复地看着两边的残垣断壁和枪支林立,还有不甚友好的索马里人。 路上出了个事故,保证在这儿每天都有惊喜。 装甲车走到一略嘈杂路段的时候,司机突然停了车,狂摁喇叭,特别刺耳。外面也是此起彼伏的喇叭声,还有嚷嚷声。在国内早摇下玻璃看热闹去了,但是向导脸色“唰”的变了,示意我们把头低下去。
向导说,前面堵车了。在摩加迪沙,最怕的就是堵车,遇到突发情况无法快速离开,目标在马路中央也非常明显。一般汽车爆炸、人体炸弹,就是先制造堵车,然后引爆。
一番话说得大伙儿心跳加速,老老实实低着头。向导指挥安保队下去检查状况。幸运的,没有听到爆炸声,装甲车顺利绕开了那段路。 刚来的时候,我们感觉这整个城市就像是个贫民窟。这几天走那些小巷子、村落,说是贫民窟都略夸张。 我们看到了一些和市中心不一样的东西,劳苦大众的生活才是真实的。路边一个破烂的油桶,就是他们的厨房;所谓的“家”甚至连残垣断壁都没有,只有树枝和破烂的布料搭起来的帐篷。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看我们的目光,少有好奇,多是呆滞和麻木。 车开到一个广场的时候,看到有一群羊在那儿吃草。梁红想下去拍照。 这里没什么人,向导答应了。 梁红举着相机,突然断墙后面“哗啦哗啦”的站起来一群人,正规军装备,几十支黑黝黝地枪口全指着梁红,用索马里语呵斥她。 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儿,我们的安保队伍也冲了过去,唰唰地举起了枪。装备和对面的没法比,但安保们真的一点儿不带犹豫。队长也大声跟对面叫着阵。 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发生了什么情况,几句叫喊声在我们背后响起,只见几个穿着制服的人,边跑边喊边拔枪。近前左右瞅了瞅,不知道打那边,也把枪指着梁红。 该如何形容此时的情况呢?大抵就是梁红站在中间,三伙人几十条枪指着她,都在高声嚷嚷着。这场面够壮观吧?估计世界上没几个人这辈子能遇到这种事儿。除了手上有枪的,剩下的人全楞了,完全不知所措。 回过神来,我要下车,去救梁红,被向导摁住了。
我觉得这种情况下,他们倒不太会开枪,但擦枪走火什么的,是不可预料的。 远远看见梁红也着慌了,纵然他胆大,这情势也是第一次见。她镇定了一下,挤出笑容,平举着手,试图跟正前面的那伙正规军交涉。 以我的了解,这符合她的性格,梁红知道遇到事情害怕没用,慌乱更是没有任何帮助。被枪顶着,哭了还是会被抢,还不如积极去对待,她相信笑容和真诚,这世界语言能化解一切问题。 向导仔细看了看,终于开腔了:“跟我们安保对峙的,是索马里政府军,剩下的那几个是交通警察。” 什么跟什么啊?感情军队、民兵、警察这会儿到齐了? 向导下去了,举着手慢慢走到梁红身边,转了一圈,对着几伙人说了几句,英语、方言轮流出来。不多久,三伙人还真都慢慢放下枪,各自退下去了。 回到车里,梁红不停地拍着胸口,说真吓人,这场面我哪见过啊,电影里都没见过这种场面。当时强撑着没事儿,这会儿才知道后怕了。 导游告知了我们原委:政府军说那儿是军事管制区域,不准拍摄;而那几个交警,则是打酱油的——这种场面他们没躲着,敢于上前,也足以见得索马里警察的责任感。 接下来一件事,更是侧证了我们向导的强大能量。 回到宿地后,有个人在酒店门口等我们,一身西装,看着特碍眼。他称自己是索马里总统办公室的秘书,总统得知四个中国人来到索马里之后,想约我们见面聊聊——总统下午在机场给我们预留了三十分钟,然后就要登机离开。 我们都兴奋了,如果此次索马里之行,能采访一下这个国家的总统,毫无疑问,梦寐以求啊!我们几个,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儿也就街道办主任了。
向导摆摆手,直接把我们的热情给剿灭了。他看了看那人,二话不说,拿起手机就拨了一个电话,说了一句话就挂了,告诉我们说:“总统在美国。” ——他能直接跟总统打电话,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后来才得知,我们的向导,竟然是索马里皇室成员,在这个国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那这是怎么回事?” “要么是不法武装骗你们的,要么就是另一个总统。” “还有另一个总统?” “是的,西方社会给索马里指定的一个总统,但是索马里人不承认他。” “那也算是个总统吧,我们能去跟他见面么?” “有很多人想杀他,如果在机场他被人伏击,你们就要遭殃。要是他被人打死了,人们会找替罪羊,你们也是第一选择。所以,我建议你们想清楚。” 让他这么一说,我们只能放弃了这次去觐见“总统”的机会。 回国后在网上浏览新闻。就是那一天,索马里的“西方总统”,他的座驾在机场被炸。 这就是一个充斥着暴力的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所有索马里人的共识。 人手一枪这事儿,这几天我们已充分领略,毫不带夸张。大人小孩,男女老幼,人人皆有。 他们愤怒的时候会开枪,他们高兴的时候会鸣枪,他们悲伤的时候,依然是举起枪。几天来,出现在我眼前、镜头里,甚至此时脑海里,最多的,就是枪口。
前几天我们去过一个诊所,看到一对非常友善的老夫妇,见到我们还非常和蔼的微笑示意。老头子的肩膀上,挎着一把步枪。
索马里人很穷,他们可能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但是一定会有一把枪。美国人在越南战场上惨胜,吃了丛林和所谓全民皆兵的亏;黑鹰坠落那一回,美军在巷战中,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全民皆兵。现在回想起来那部电影,终于能理解美军精锐为什么会输给乱民了。
本·拉登说过,没有什么比AK47更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了。
索马里人也是这么理解的。AK47是这儿最常见的武器,当然,这款苏式步枪,也是恐怖分子和落后国家武装的最爱,不贵、简单好用、速率快。可以说,AK47是傻瓜枪中的傻瓜,一个新兵从开枪到拆卸再到保养,要掌握AK47只需要四个小时。关键它还耐摔、好藏——泥巴里沙地里都可以,绝对不卡壳,可谓是武器中的神器:板凳。“越战”中美国人拿着先进的M16,被越南人仿制的AK47打得苦不堪言,最后他们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武器,改用缴获的AK47。
该感叹卡拉什尼科夫,是一个天才的军械发明家呢,还是一个遗毒百年的刽子手? 梁红这时抛出来一个问题:“这些土生土长的索马里土著,每天生活在充斥枪支、恐怖的环境中,他们不害怕吗?” 虽然这些天,我们见到了太多飞扬跋扈的枪口,但也看到了更多无助和恐惧的眼神。他们会害怕,他们也想过上更好、更稳定的生活。 话题进行到这里,让房间里的气氛有些沉重。这几天,一些索马里人的眼神,特别是孩子的,透露出的无助和绝望,让人不忍对视。 向导也加入到我们讨论的行列。 我问他,在这儿可以圈一块地方,占地为王吗? 他颇认真地回答:“你想圈多大就可以圈多大,只要你盖得起围墙就没有问题——盖一圈半米高的围墙,”他用手比划着,“这里面的地方就是你的了。” 我想到了国内的房价。 “然后呢?”大伙儿都来了兴趣,好奇地问。 “然后,你就要保护这个地方。”向导手舞足蹈地说,“你需要花钱组建自己的武装,比如花三万美金,买上一百支AK47,然后雇佣一批人,每人每个月10美金工资就可以了。” 这是我们所有人,在此前所认识的世界里,想象力所不能及的情形。
无人说话,无言以对。 在索马里,没有政府和法律,只有一体无形的条法则通用,那就是达尔文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 寻访《黑鹰坠落》之地 “咱们隔壁房间的那个土耳其人,被打死了。”一大早,向导跑来说。 原来就在昨天,同住这家酒店的“邻居”,一个突厥生意人,不听劝告,带着安保队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刚才酒店得到消息,他死了。 来的这些天,我们经历了不少惊险事儿,但并没有近距离接触死亡。现在,就在我们身边,就有一条人命丢在了这里。这件事带来的冲击感,近且醒目。沉默中,对自己在此的命运,多了一丝担忧。为那位陌生的朋友默哀。 我们问向导,像土耳其商人这样的外地人,跟本地势力也没有什么瓜葛,为什么会被打死呢? 他的回答让人震惊:“被打死的可能性太多了,可能是别人在试枪,就把他给打死了。在这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哪儿,就会有子弹飞过来,然后就有人突然倒在了地上。” 在索马里,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一文不值。甚至不需要其他理由,仅仅就是因为试枪,或者流弹,一条生命就能轻易的消逝。
震惊之余,我们还是得整装待发,继续出去探寻摩加迪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还有很多要去的地方。 今天的目的地非常特别,安保队长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准确的说,是圆了我的一个梦。 装甲车没有驶向城市深处,而是开往了郊区。走了一段之后,就感觉这段路与往常不一样。虽然这座城市里的每一所房子上,都有子弹孔,但是这一带的建筑更甚,说千疮百孔,一点儿不带抬举。 看着那些废墟,我尽力在脑海里还原,这些屋子被破坏之前的样子。它们曾经应该是豪华的、荣光的,可是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瓦砾满布;外面破败不堪,内里杂草丛生,与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为伴。 或许,这些就是索马里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吧。
它是独一无二的。 装甲车停下,安保队长率先跳下,指着一个“新鲜玩意儿”让我们看,并介绍说,这个东西的名字叫“Baby”。 大伙儿靠拢过去,惊奇地发现,这个叫“宝贝”的家伙,居然是一辆锈迹斑斑的军用装甲车!——现在已经被附近的居民用作垃圾箱了。
安保队长说:“有十个人死在了这里面。” 听到这儿,我似乎想起了什么,扭头四处看,这里一共有三个这样的“垃圾箱”。我知道它们是什么,虽然其表皮上的“UN”字样,已经被时间和阳光、风沙给抹掉了——是的,它们是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和联合国部队遗留在这里的轮式装甲车。索马里民兵在当年“摩加迪沙之战”中,缴获的战利品。 弹痕和榴弹炮炸开的窟窿,没有被岁月洗去,依然深深地烙在它们身上。 安保队长继续介绍着:“这几辆装甲车不算什么,他们还打下过飞机。”他指了指前面的一条路,“当年那些民兵们,拖着美国人的尸体,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的。” 听到这里,我确信,是的,没错,我现在站着的地方,就是当年电影《黑鹰坠落》的真实现场。这条街道,就是鼎鼎有名的“摩加迪沙之战”的主战场。
怪不得一路走来,这里没有完整的建筑,门窗已经腐烂光了,墙壁和破洞上,也呈现风化景象。 安保队长走到马路中央的一个位置,站住,指了指天上,然后说:“当年,美国人的飞机就掉在了这个地方。” 我很激动,有点儿梦想照进现实,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终于到了种植我索马里情结的现场。 快步跑了过去,我边扭头四寻边问:“黑鹰呢?” 答案有些让人失望,黑鹰直升机已经被当地的居民拆掉了,什么都没留,鱼骨都没剩下。这些年,世界各地,也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这里寻找“黑鹰坠落”的现场遗迹,或者想寻几片“黑鹰”的残留配件收藏。附近的老百姓,把战利品拆得片甲不留,他们把那些东西藏在家里,对外出售。 失望归失望,我是兴奋之情不减。此时此刻,看着周围的一切,开始在脑海里还原《黑鹰坠落》里的景象。 眼前的一切虚幻开了,幻灯片似地闪过电影里的镜头,我都有些恍惚了,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现实里,还是电影里。仿佛我们就身陷那场战争的漩涡之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感觉和大片完全不一样。
周围炮火纷飞,子弹虎啸,战机盘旋。 我闭着眼睛,贪婪地嗅着这里的空气。 昨夜好像刚刚经过炮火的洗礼,此刻宁静的空气里,都带着还未完全消散的冲突分子,火药味扑鼻而来,伴随着燃烧的味道,充斥着我的每一个感官,真实而激烈。
“1990年,这里发生了交火,死了很多很多人。”安保队长指着黑鹰坠落点正对门的一所房子,说,“这就是我家原来的房子,在那次交火中被炸掉了,我的两个兄弟也在那一次冲突中死掉了。” 又一个突然的故事,原来队长是那场战役的亲历者,现场感就更加真实了。我看着他,试图从他眼神里寻找到点儿什么,甚至忘了去安慰。 游骑兵、三角洲特种部队、第十山地师特遣部队、海豹突击六队——几乎近现代美军参与的重要军事行动,都有他们的身影,最近的抓捕本·拉登行动,就是由他们完成的。这里却成了他们的滑铁卢。当时,索马里人无论派别、势力,都站在了反对外来者的统一战线上。身旁的民兵倒下,旁边的另外一个人捡起死者的武器,继续射击、战斗。 美方视这次战役为耻辱的失败一战,其实索马里方面,民兵和普通民众死亡人数超过一千,受伤人数则在四千左右。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人。 安保队长说:“原来这一带都是我父亲的地盘,因为那次战争,
这里的一切都被毁掉了,我们家族,也瞬间变得一无所有。”他的表情波澜不惊,没有任何变化,但他转身的那一刻,我还是看到了失落。 通过房子的残迹,从规模上可以看出,队长原本是一个“富二代”,地主。如今却只能给人做安保,拿生命来保证生活。 兴奋过后,心情像黑鹰一样,急速坠落,变得很复杂。有对夙愿终了的感慨,也有对很多像安保队长这样,被战争毁掉生活的人的同情。 战争,就这么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4. 沉默的难民营,干净的笑脸 索马里有两张名片,混乱和贫穷。
混乱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次了,我认为这整个国家都是贫穷的。向导说不是,我带你们去看真正的贫穷。 向导说,在索马里,到处都是难民营,随处可见。在摩加迪沙,市中心、郊区、南部、海边,都是难民营,他随便就可以带我们去看无数个难民营。 这是一个在摩加迪沙城市中间的难民营。在马路下面的低洼处。一样望去,很大的一片,都是难民们居住的棚子,各式各样的,密密麻麻。
我无法说它们是帐篷,甚至连茅棚都算不上。几根竹竿,几块木片儿,或者铁丝什么的,上面绑点儿塑料布,再搭上各种各样的破布片儿,还有塑料垃圾袋等,能挡风挡雨的东西都能用上。 我们可以下去吗?向导点点头。难民营里没有暴力,这是他们给我的暗示。
走进难民营,第一个进入我们视线的难民棚让人触目惊心——这个甚至连棚子都算不上,一些石头围在那儿,圈了个小餐桌那么大的一块地方,一些树枝藤条编扎起来一个骨架,上面连布片儿都没有,这就是一个稍微大号点儿的鸟笼子。向导介绍说,这个“笼子”,是一个两口之家的难民的房子。
一个人蹲进去都很拥挤,而且完全没有遮风挡雨功能的地方,却是两个索马里人的家。
向导指向一边,那是一个用几根稍微粗壮点儿的树干,支起来的棚子,上面盖上了一块完整的油麻布。向导说,它就是这块地方最好的房子。 刚才在马路上往下看,这里只不过是一块低洼的弹丸之地,走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容量,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棚子一个挨着一个,没有规律,能生存的空隙,都有人生活在那里。
就这么一块地方,拥挤地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索马里难民。
生活垃圾、碳灰、污垢、不明的腐烂物……随处可见,各种刺鼻的味道混杂在一起,让人呼吸苦难。这就是难民们真实的生活环境。 很多人,特别是孩子们,他们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很多也夭折在这里。 与我们前面几天在外面看到的遍地是枪、人们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冷漠不同,这里的人给我们展现的,是另外的一幅画面。 很少看到枪支,居民们对这些远方的客人也没有排斥,很客气。虽然没有条件邀请我们去他们的“房子”里做客,但脸上都带着友好的笑容,站在自己“家”门口,跟我们打招呼,和送上祝福。孩子们围绕在我们身前身后,把一张张的笑脸凑到摄像机前。有些胆小的女孩,躲在棚子后面偷偷地看着我们,满眼好奇。
跟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样,他们的笑脸,可能不是那么的干净,但是一样的纯真、善良。
在随处晾着的衣服上,还发现了许多中国元素,充斥在这个难民营里:一些印着中文的企业文化衫,在活动结束后被捐赠到了这里;还有明显中国南方工厂作坊里,制作的仿制运动服,也解决了一些人的穿衣问题。 向导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摩加迪沙的城市中心,虽然不是特别富庶,但也绝对不是现在的光景。后来,这里就被美国人摧毁了。现在这里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药品、没有衣服,总之什么都缺。这里的人们,也不知道那一天,自己的丈夫、孩子甚至是自己,就会饿死、病死。 “他们没有吃的,维持生活的粮食从哪里来?”梁红问。
“完全靠救济,联合国粮食署会不定期来发放一些吃的,但是那些远远不够。很多时候都是几家人分吃一顿饭,一餐顶好几天。” “那他们不用工作吗?或者去种一些东西?” “没有工作,摩加迪沙也没多少还正常与转的企业了,根本没有岗位提供给他们。种地也一样,他们没有钱就买不了地,买了地还得武装保护,否则就会被抢。这个代价太大,他们承受不起。” “那他们每天都干什么呢?” “待着。” 一个城市的中央,一个像潘多拉魔盒一样的地方,里面充斥着灾难、疾病、饥饿……却又如水般的安静。
仿佛无声控诉,也仿佛默认宿命。
安保队长向我们发出邀请,他说自己新家所在的社区外面,就有一个难民营。他希望我们能去看一看那里,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他们的真实生活,在电视上播出,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能够看到自己同胞们的苦难,继而提供一些帮助。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请求,也是义务。 在社区里,我们竟然发现了“一间”学校:用木栅栏围了一块三十平米左右的地方,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黑板、没有讲台、没有粉笔、没有桌椅、没有课本、没有纸笔,一切与学习有关的工具都欠奉。只有老师和学生。 孩子们都挤在一起站着,听老师讲课。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战乱之后,索马里的教育系统已完全崩溃,蓦然一间学校的出现,对我们四个中国人触动特别大。 政府没了,国家一片废墟,人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温饱都是巨大的问题。在如此条件下,这里的人们,还是在向往着学习,不让教育的火种熄灭在艰苦的环境里。
5. 绝望医院的“中国留学生” 离开难民营后,在向导的指挥下,司机把我们带到了一家医院。 这是我们到达索马里之后,看到最豪华的一栋建筑了,也是唯一一栋从外面看上去没有弹孔的大楼。 这所医院,也是目前摩加迪沙境内,唯一的一所正规医院,据说是80年代的时候,中国政府给索马里援建的。看上去也颇具中国风,下面的墙体被涂成绿色,上面则全部被粉刷成白色,典型的“Made inChina”。
推门进去,里面熙熙攘攘,人非常多,男女老幼皆有。声音嘈杂,叫喊声、谈话声、呻吟声、小孩大哭声……在这里,我们也再一次看到了许多背着枪的武装人员。 向导解释说,这所医院目前是属于本地某一派势力的,自然有他们的武装人员保护。而与之相对的,是大厅的墙上有一个标志:一个红色的圆圈内画了一挺AK47,然后一道倒斜杠划下来。意思不言自明:禁止携带武器。 在往里面走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有人用中文向我们问好:“你好。”
脚步一下子就被拽住了。这是我们到达索马里之后,第一次听到外人说中文。转投看过去,是一个年轻的黑人小伙子,带着一顶穆斯林的帽子,身上穿着白大褂,胸前印着四个汉字:武汉大学;面孔也很不东方。
他看上去比我们还意外,热情地和我们握手,不停地说着“你好,你们好!” 我们颇有些惊讶,问了句废话:“你会说中文?” 他点点头,说:“你们是中国人?” “是的,我们是从中国来的。” 他再一次伸出手,重重地和我握住,说:“中国,我喜欢中国!我是阿拉伯人,在迪拜长大。后来去中国的武汉大学留学,那是所很美丽的学校。我在那里学医,学成之后就来到了索马里,在这所医院里当医生。” 倍感亲切之外,我们也被这个年轻人的选择所打动。成长于富庶的迪拜,在武汉大学这样的名校留学,最后却选择了来索马里,这个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行医救人。
他说:“虽然我出生在迪拜,但是我的父母从小就告诉我,你是索马里人,我们的祖国是索马里。所以当我在中国学习完了之后,就决定一定要回来建设我的祖国,帮助我的同胞们。” 伟大不在别处,就在身边;不在追寻,就在一念之间。
自然,这个小伙子就成了我们医院之行的向导,他带领我们去参观整座医院。 首先去看的,是一间照X光的房间。房间里也聚集了很多人,一个黑人医生在靠窗户的角落忙碌着,脸上尽是焦躁。靠墙有一台照X光的设备,是很早很早以前的,在中国早已经被淘汰不用了。那个小伙子说,这是他们医院里最好的设备了。 接着去了手术室,设备也非常简陋,两张架子床代替了手术台,没有任何心电仪器,几盏照明用的手术灯也是拼接的。许多的苍蝇在房间里在飞来飞去,肆无忌惮。
小伙子说,其实手术室他们很少用到。因为这里缺设备、缺药品、缺人员,很多手术根本无法实施;很多人也根本没有就医意识,等病危来到医院的时候,几乎就无法医治了,也根本无需手术了。 下一站是病房。说是病房,其实就是一个室内难民营,一个病房里住着几十人,甚至一张病床上就躺了好几个人,还有躺在地上的。病房里的味道无法形容,刺鼻难闻。数不清的苍蝇在病人头顶、身上盘旋着,病人们也不驱赶。
一个妈妈抱着孩子站在病床前,母子两人的眼睛都瞪得特别大,直勾勾地看着我们,那个妈妈看上去也十五六岁的样子。梁红走过去,想给那个孩子一颗糖吃。那孩子也不拿,一动不动,呆滞地看着梁红。那妈妈做着手势,微笑着友好地跟我们说着些什么,大概是她的孩子生病了,不能吞咽食物之类的。孩子依然直勾勾地看着我们,牵他的小手也没有反应。这一幕颇让人心酸。
接下来,我们去了ICU病房,重症监护室。在我的印象里,那里面应该是布满了各种设备,什么心电啊、监护啊等各种治疗仪器。进去之后,我们吓了一跳,里面人满为患,也没有看到任何的设备。 我问:“你确定这是ICU吗?”
“对,这是ICU。我们没有设备,只有……”小伙子苦笑,用手数着说,“1、2、3、4、5,只有5张病床,没有任何设备。”
放眼望去,我们看到的能称为设备的,只有一台电风扇,和一个家用制氧机。 一楼的最后一间屋子,是医院的血库,可那更像是一个等候室。因为里面空空如也,除了两排椅子什么都没有。 “你们医院没有备用的血?”答案我已经知道。 “没有,没有血,什么备用的都没有。”小伙子无奈地笑着摇头说,“这里没有血清、没有药品、没有钱,病人们也没有食物。” 走上二楼,楼道里堆满了人,还有很多病人就躺在楼道里。有些父母看见我们的外国面孔和手里的摄像机,就拿着孩子的X光片给我们看,然后指着自己的孩子说:“我需要帮助,我的孩子需要你们的帮助。” 看着那些孩子无助又呆滞的眼睛,我的心里隐隐作痛,梁红一路也无话,眼圈一直是红红的。
我们能做的实在太少了,提供不了他们需要的帮助,我甚至都不敢再去看他们的眼睛,怕辜负他们的希望,让他们失望。 那个小伙子送我们出来,最后握着我的手说:“希望你们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里的状况。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帮助索马里。” 所有人都心事重重。今天在难民营和医院里看到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我们见到了太多悲伤,却无法承载,也无法释放。 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无助……而对这一切,我们无能为力。 6.“至少我还活着呢” 索马里,就像一个双面性格的神秘人,这是我来索马里这些天的感受。枪口代表了她的暴戾,笑容代表了她的友好。 驶过一座清真寺,我们也终于看到了索马里“虔诚”的一面:这个被恐怖覆盖的城市里,有很多清真寺,虔诚礼拜的穆斯林们,安静而肃穆。我们甚至一个有信仰的过度,在那一刻我甚至有点羡慕。 在一个战乱不断的国家,一个社会体系、教育、司法、医疗机制都崩溃的国度里,宗教信仰没有被磨灭掉。
时间在催促我们,摩加迪沙的面纱,我们才紧紧掀开一角。 下一站,有一个相当响亮的名字:索马里国家大剧院。 ——准确的说,是剧院的残骸。这家剧院也是中国政府援建的,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战乱后,已完全被毁掉了,只剩下外墙;里面没有舞台,没有座椅,顶棚也只剩下骨架,变成了一个露天剧场。 摩加迪沙没有什么大型的集会场所,这个剧院,便成了当地人举办公共活动的唯一场所。前几任总统的选举、几个大军阀之间的谈判,都在这里进行。还有一些武装势力内部的大型会议,也偶尔会在这里召开。颇有点儿梁山泊行聚义厅的意思。 向导告诉我们,这个剧院是军方管辖的,外人是不得进入参观的,他打通了私人关系我们才有这次机会。 在一个月前,这里又发生了一次自杀式爆炸事件。当时大约有两百多人聚集在这里,庆祝索马里卫星电视网开播一周年。
在时任索马里总理发表讲话的时候,一名年轻的女子,引爆了捆在自己身上的炸弹。 至少有十几个人当场丧生,包括索马里奥林匹亚组委会主席和索马里足协主席,都现场死亡,还有几十人受伤。 仔细看去,剧院里还残留着那次爆炸的痕迹。一些被炸毁的桌椅的木块,散落在四周,地面还有一块块干涸的血渍,以及一些被炸得残破的栏杆、墙体。 退出来,剧场的院子里,有一些遇难者的鞋子,堆积在一个树坑里头,遗留在了这里。看着那些残破的鞋子,汶川的梦魇袭上心头。我脑海里在还原当时爆炸的情形:人们互相拥挤着、哭喊着,鲜血流了一地,有些人无助的在地上爬行着求救……在一个月以前,这些鞋子还穿在一个个鲜活的人脚上,现在他们躺在那里,它们的主人的生命,已随着一声巨响消逝了。
我去过不少灾难的现场,每次看到那些逝去的生命,留下的痕迹,我的内心都万分悲伤,没有所谓的硬汉,眼泪骤降;这一次更甚,因为之前那些灾难都是天灾,而眼前这次,是人祸。 向导挥手让我们过去。在院子的一棵树的树荫下,有个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孩子,坐在一张席子上,腿上盖着一条黑布。我们走近,向导把那孩子腿上的布掀开了,变魔术般,许多苍蝇飞了出来,梁红吓得后退了一步。
被眼前所见惊怔住后,梁红赶忙表示歉意,自己没有嫌弃和不敬的意思,纯粹是本能反应,确实是被吓到了。我完全能够理解他的这种反应,因为我们面前这个孩子的腿,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他两只脚的膝盖以下,皮开肉绽,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到处都是炸伤、烧伤的痕迹,还能看到骨头和筋脉,腐烂的肉里面还趴着蛆。 这是灾难留下的印记,将无形的暴力在一个孩子的腿上,具体呈现出来。
如此残忍,如此触目惊心。梁红红着眼睛问是怎么弄的,安保队长代答:“就是在剧院集会的那场爆炸里,他被炸成这样。他的父亲、姐姐,全家人都在那场爆炸里丧生,他们家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也许我们看到的遗留在爆炸现场的那堆鞋子里,就有几双是他的家人的。 整个过程中,那个孩子一句话没说,就一直冲着我们笑。梁红心疼地问他:“疼吗?” 他歪了一下头,没回答,依然冲着她笑。梁红问安保队长,这么惨,他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呢。
安保队长用索马里语跟他交流几句,那孩子非常淡定地回答了一句话,说完依然冲着我们笑着。那孩子说:“至少我还活着呢。” 这句话一出口,我们四个人脑子里已经空白了,全是惊诧,彻彻底底的被征服。什么励志故事、什么心灵鸡汤,都没有此时此刻我们面前这个可怜孩子的这句话,那么有力量,那么有冲击力。来索马里这些天,经历了那么多事,看见了那么多人,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如此震撼过。
如此背景,如此一句话,注定会让铭记终生。那一刻,无论多么内心强大的人,都会为之动容。一向大大咧咧的我,像被击中般,直指心窝。我想把自己亲眼见到的这个孩子的故事,转述给所有能够看到这本书的国人。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的人们,应该好好地珍惜现有的东西。我们太多的人,每天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抱怨在怨恨在计较,可是我面前这个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双腿失去了一切的孩子,却乐观地告诉我,至少我还活着呢——活着已值得庆祝。 孩子依然在笑着,我们却笑不出来,现场的气氛有些凝重。
外面波澜不惊,众人心里已经翻江倒海。 “中国和索马里人民友谊万岁!中国和索马里人民友谊万岁!中国和索马里人民友谊万岁!” 又是中文,把我们被感染的情绪拉回到现实中来。看过去,两个老人走了过来,一男一女,满脸笑容,非常热情地跟我们打着招呼。那个老头,张开双手,继续说:“中国和索马里人民友谊万岁!” 他再次连说了三次,是中文。虽然有很重的索马里口音,但是能听明白。
紧接着,这俩老人就在我们面前开始载歌载舞,他们的唱的歌也是中文的:“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照亮,我们迈步走在呀,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唉,巴扎嘿!”我们也跟着唱了起来,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老北京人来说,这首歌太熟悉不过了,《北京的金山上》。 这些天来,接踵而至的各种意外和惊喜,都没有这次来得直接而立体。在千里之外的异域他乡,听到有人在唱着我们小时候的歌曲,你能想象到那种埋藏多年的思绪,瞬间喷涌而出的感觉么? 唱完,所有人都开始鼓掌。在刚刚那种紧张,还带着点恐怖、阴森的氛围中,突然来了这样的两个老人,气氛瞬间就变得欢乐起来。 老人跟我们讲,他去过中国两次,还说中国政府援建这家剧院的时候,他们就在这里了,他们是剧院的看守人,守在这儿四十年了。 不知道我用“传奇”来形容他们有没有托大。
我是发自内心的。 他们和蔼、亲切的笑脸,我看不到一丝对生活的担忧,和对周围环境的恐惧。这是索马里之行来,见到的第一幅媒人消极内容的笑脸。 在这个到处充斥着暴力和子弹的国家,他们保持着最普世的微笑。 梁红把相机递给我,她要和两位老人合影。早说过,在索马里,我们不敢相信任何人,特别经历了前任安保队长勒索的事件之后,更不敢和任何人有身体接触。但是这一次,梁红没有顾忌,我也没有担心,听到“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的那一刻,我们已经完全交出了内心。
他们热情洋溢的脸,直入人心,我们能够毫无条件的信任他们。 梁红和两位索马里老人搂在了一起,我按下了快门键。 这是我们这次索马里之行,唯一的一张和本地人的合影。照片上的三个人,年龄、衣着、肤色都不同,但是有着一样的笑容。 7.索马里的曙光 “放下枪,拿起笔。”墙壁上的一个标语,这是我们在索马里看到的最具正能量的句子。 在索马里的最后一天,我们身在一所学校。
摩加迪沙曾经有一所高等学府:索马里国立大学,在战乱中关闭了。而2011年中国国庆节期间,在摩加迪沙,索马里过渡政府的教育部办公楼,发生了一次自杀式汽车爆炸袭击,造成7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自此,索马里的教育系统正式瘫痪,现在只有少数私立学校在继续授课。
这是一所私立大学——说是学校有点儿托大,因为只有几间教室。
向导介绍,摩加迪沙还有一些类似的大学,都是免费提供教育,不用报名不用缴学费,只要你想学、愿意学,就随时可以来,听得懂就行。 偶遇校长,很年轻,跟我差不多大。又一个在海外求学归来,立志建设祖国的索马里人。他介绍这所学校,只有艺术类和商务课程,资源有限,只能教授以后建设索马里用得着的知识。 校长带我们走进了教室,光线略显昏暗,教室里的温度接近40℃。外在环境严峻。
大约有五六十个年轻人,挤在这间三十平米左右的教室里,两三个人甚至更多,共用一张课桌。教室的左边是女生,右边是男生,中间有一条狭窄的过道,予以区分。女生们还都带着头巾、面纱,只露出眼睛。
在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教义里,男生女生是不允许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必须要严格的分开。但是这些年轻人,还是冲破了宗教的一些枷锁,坐在了一起,学习知识,吸取能量。 信仰虔诚于宗教,求知而不受困与宗教。 我们之前,在摩加迪沙街头见过冷漠和暴力的眼神、在贫民窟见过天真和无奈的眼神、在医院见过呆滞和绝望的眼神、在剧院见过坚强和和蔼的眼神;在这里,我们又见到了索马里的另外一种眼神:专注和求知欲。 无疑,这种眼神正代表着索马里的希望。 还让英语好一些的梁红,给学生们讲几句。 梁红问,你们知道中国吗?他们只知道长城、熊猫,和成龙。希望有机会能走出去,去中国看看。
有个学生站起来问梁红:“你喜欢北京还是喜欢摩加迪沙?你喜欢中国还是喜欢索马里?” 梁红迟疑了一下,可能觉得回答喜欢索马里和摩加迪沙,会跟他们拉近一些距离感。但她还是本能反应的回答,喜欢自己的祖国,喜欢北京。 没有冷场,底下学生们开始鼓掌。班长就站起来说:“如果你说喜欢摩加迪沙,那你就是在说假话。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的人,才是好人,才是善良的人。” 这就是索马里人的价值观。 在回程的车上,大家讨论着索马里人的业余生活。他们国内唯一的一家因特网公司,早在2001年就关闭了。
在互联网覆盖全球的年代,索马里却是一块盲地。通讯这块,十年前是每千人有固定电话或手机1.5部,十年过去了,手机在这里也依然是奢侈品。 索马里的文化流传,依然断层,没有链接,没有传承。 边上的向导听了,摆摆手,说:“我带你们去看一个地方。” 一栋比医院豪华得多的大楼,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也是我们在索马里,看到的第一座能称得上是“现代化”的建筑。向导介绍,这是索马里国家电视台和国家电台。 通过向导的沟通,我们被允许进入大楼参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里面规模不大,但是演播室、直播厅、操作间等,都一应俱全。
工作人员在简陋的环境里,忙碌地工作着。因空间狭小,我们都只能站在门口看,无法进去仔细观摩。 电台的一个负责人,把我们带进了他们的资料库。 这是一个额外的惊喜。走进去的那一刻,我瞬间兴奋了起来,要了解一个民族、挖掘一个国家,他们的历史和记忆,大多珍藏在电视台的的资料库房里。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大爷,当他得知我们是来自中国的之后,面露悦色,让我们跟着他走。他在寻找什么东西,我们跟在后面参观。 这里很像以前那种很旧、很狭窄的图书馆,一个个林立的书架密密麻麻地矗着,上面摆满了东西。最上面一层的空间也被充分利用,直接戳到了天花板。
架子上的东西都都很陈旧,破败、泛黄,看上去都有些年月了。 不出意外,这里面东西,皆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记录着索马里建国以来,那些历史的瞬间。 我由衷地钦佩这些索马里人,在这样的战争、混乱年代,能够保存下来这么多的影音、影像资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索马里这个国家才有记忆,索马里的人民才有根。 老爷爷站在一个架子前说:“这三个架子上,保存的是多国语言资料。” 他翻出来一盘磁带,递给我们看,上面标注着1996年录制,具体是什么东西我们还不知道。他说:“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然后把磁带打开,绕在一个非常老式的录音机上——老到我这个年龄的人,小时候都没见过。
按下按钮,接下来的声音旋律,又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人民……” 唱歌的不是中国人,口音很重。老爷爷咧开嘴笑了起来,说:“这是八十年代,用索马里配器配乐和中文录制的。” 节奏一响,就特熟悉,感觉很荣幸、很激动,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喷发而出。异国他乡,我们找到了维系两个国家友情的纽带。 我压根就没能想到,此次索马里之行,会有这样的额外收获,能够捡到这个资料库、听到这些珍藏的珍贵影音资料。虽然索马里有战争、有饥饿、有贫困,但是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不空虚,他们留住了自己的历史和记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熟悉的旋律出现的瞬间,就打破了我们对索马里原来的所有认知。原来我们以为这个苦难的国家什么都没有,但是那一刻我们觉得,他们依然拥有很多,甚至是其他和平的地方没有的东西。 至少历史还在,至少还有一些人牢牢守护着民族的根。能珍重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未来。 我们在索马里的最后一站,是摩加迪沙的杰济拉海滩(Gezira Beach)。
索马里拥有非洲最长的海岸线,风景优美的海滩,是这个国家的骄傲之一。我们此时所处的杰济拉海滩,曾一度是索马里最受欢迎的度假圣地。随着常年的战争和索马里海盗的出没,这片海滩已经失去了其吸引力和活力。 眼前,没有各种各样穿着泳衣的人群,没有嬉水玩沙子的孩子。滚滚的波涛中,也没有冲浪板和快艇。岸边沙滩上,只有从海里冲上来的垃圾和枯木。虽然看上去有些萧条,但是脑海里,依然能想象出它曾经繁华荣光的样子。 无论怎样,它依然是一片漂亮、唯美的海滩。 在这片非洲最美的海滩上,这些天来一直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我们,松懈了下来。
安保队员们换掉了自己严肃的一面。他们有的放下枪,脱掉上衣,跳进了海里,向远处游去;有的奔向了远处在沙滩上光脚踢球的人群,背着枪加入了他们,一起奔跑着,追逐一个破旧不堪的足球。
——这些天,跟他们朝夕相处。在我的眼里,他们每天都是那么的严肃和警惕。此刻眼前这些,完全都是我想想不到的画面。
没有咖啡和冷饮,我和梁红坐在岸边的凳子上,掏出矿泉水摆上,再点上根香烟,惬意无比。海风阵阵吹来,吹散了所有的疲惫和紧张。眼前碧海蓝天、银沙连绵,几个人在海里钻入浮出,海滩上一个皮球带领着一群人追逐嬉戏。 人不多,反而带来一片祥和和宁静的感觉;后背是高耸入云的清真塔,还有一排排古老的阿拉伯城堡。 如果我们身边没有武装安保,我们没有穿着防弹衣,我完全有理由认为,我和梁红,现在身在一处黄金海岸,悠闲地度假。 …… 这就是索马里,我们亲历的索马里。 虽然这个国家依然混乱无序,每天都在上演着悲剧;
虽然这里的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饥饿和死亡无时无刻地在威胁着他们;但是他们的另一面,依然倔强地保存并延续着。在困苦中,依然有许多人保持着微笑和乐观,有许多人回到这里志愿援建自己的祖国,有许多人在孜孜不倦的学习,期待美好明天…… 许许多多的索马里人,都相信还有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他们。
我们也相信,这个国家和他们的人民,会一天天的变好。
一名中国外交官在网上发布了几张现场照片:绷带缠绕、处处带伤,依然衣不卸甲、钢枪在握。馆舍虽被炸烂,却依然是要用血肉之躯去守护的阵地。
这是最真实的现场,最真实的外交官,最真实的外交生。向所有曾经和正在战火中、疾病中、恶劣自然环境中为共和国坚守外交一线的外交人员们致敬 。
2014年,中国情侣张昕宇、梁红就曾前往充斥着战争和死亡的索马里,见证了恐怖之城的真实一面 以下日记,节选自图书《侣行》,讲述两人在索马里的真实经历。观看更多视频,请在优酷土豆搜索“侣行 索马里”。
1. 恐怖之城的见面礼 我叫张昕宇,老婆叫梁红。我们以前是商人,因为种种原因,决定放下生意,环游世界——赚钱不该是生活的全部, 索马里是我们环游世界的第一个选择。2012年4月,等待几个月,我和梁红终于拿到了索马里一年多次的往返签证。看着手里的签证纸,我们愣了:签证号是01到02号——我们是这一年里头一波去索马里的中国人。
办签证时,索马里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几次问我们:那么乱,你们要去干什么? 梁红回答:我们想了解真实的索马里。 大使馆参赞钦佩我们的勇气,但依然给了几条建议:找一个靠谱的向导,雇佣一个火力可观的保安队;最后,不要相信任何人。 来到摩加迪沙,刚出机场,接待我们的是一群手持武器的民兵。
我偷偷地数了数,安保队一共有八个人,他们的装备是一辆轮式装甲车、一辆小型运兵车、两支AK47、一架重型机枪、六把沙鹰和几支手枪以及若干弹药……
这样强大的军火配置,非但没有让我安心,反倒更加紧张了起来——摩加迪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 所有人分乘两辆车,我们装甲车里。车子驶出了机场,枪炮在手,向摩加迪沙挺进。 车子在不宽的街道上前行,眼前的场景,虽然早已经在网上看过很多次,脑子里也有了准备,但是当亲眼所见的时候,还是有点儿目瞪口呆。
一眼看上去,这完完全全是一座刚刚经历过战争中炮火洗礼的城市,放佛就在昨晚还火拼过。路上人来人往,人手皆一枪,两边高墙铁丝网。
可能经历太久的内战与割据,我们看不到友好、热情,此刻在我看到的,每一个人的眼神里,都透出相同的讯号:恐惧、警惕。 当我们把摄像机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回应,是把枪口对准我们;如果他手里没有枪,则会回敬我们一个割喉的手势。 历史的记忆里,索马里是一个富有强烈的民族感情的国度,索马里土著热情、有礼貌,重视社交礼仪,喜欢待客,尊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可惜,这一方优良的民族传统滥觞,在战乱的冲击之下,已经消失殆尽。我们很难再看到,这些代表原汁原味的索马里文化的东西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枪口、敌视的眼神、潜伏着的未知危机。 随着装甲车的缓缓前行,我们渐渐深入摩加迪沙腹地。 此刻的索马里,此刻的摩加迪沙,带给我们的,是惊悚与期待并存。
向导告诫我们,不要把脖子伸出车窗外,时刻小心周边有一些异常举动的人,不要让人接近你,也不要随便和人搭讪——他们有可能衣服里就揣着炸弹。不论有冤还是无仇,这个地方不能用常理来理解。
我们这一路亲眼所见的,加上向导这一番耸人听闻的提醒,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特别紧,此刻才感受到防弹衣的温暖。 梁红拉了拉我的衣袖,有点儿紧张地说:“这次,挺悬的。” 摩加迪沙城市不大,,面积不到北京的八百分之一,人口跟一个大兴区差不多。就这么点儿地方,就这么些人,就能把这座城市的名头推向世界头条,该是有多大的能量。 这时候向导很应景说了一句:“现在整个城市都知道有中国人来摩加迪沙了。” 听上去感觉很有大明星驾临小地方的感觉,其实不然,这只是说明全城的人都盯着我们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危险系数只高不低。 一直看着窗外的梁红发话了:“怎么回事儿啊?怎么我们一直在兜圈子啊?这都转了好几圈了。” 听她这么一说,我们才发现车子确实是在兜圈子,都警觉地看着向导。这儿开车又不打表,绕圈子肯定不是为了多收钱。 向导一番解释,颇让我们有点儿情报员穿越火线的感觉。原来兜圈子是为了防止有人跟踪。其实我们也压根儿不知道这趟车的目的地在哪儿,会在哪儿歇脚。这些,都只有向导知道,包括司机对此也一无所知。神秘而且专业。
又绕了几圈之后,车子终于把我们带到了落脚的地方,那是一个相对还不错的酒店。 当然,酒店只是相对于摩加迪沙来说;在国内,那就是个破败的小旅馆——说是劳教所也不过分。这是一栋三层的公寓式酒店,所有临街的窗户都被封得死死的。酒店院子的四个角还分别立着四个瞭望塔,围墙布满铁丝网,监狱的感觉又来了。 这家酒店是整个摩加迪沙安全级别最高的——是的,在世界上别的地方,酒店依靠装潢、服务、体验等评星级,而在摩加迪沙,评价一家酒店的标准,是安全级别。 向导介绍,很多联合国、非盟以及索马里当地的官员都下榻于此。 那就差不了,我们安心许多。进去的时候,跟进机场似的,先要过安检门,汽车要用镜子照底盘,发动机、后备箱等都要做详细的检查,我们几个人还得被搜身。带着武器的安保队自然不能进去,只能在门口守着。 一系列的安全检查过后,终于得以入住。进到房间,窗户也都被模板、铁皮给钉上了。大家都松了口气,卸下行李之后,所有人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不约而同地脱下身上笨重的防弹衣。 “接下来我们干嘛?去哪?”梁红问。 向导看了看手表,回答:“马上五点了,你们不能出去了。以后也是,每天下午四点以后,必须都待在酒店里。摩加迪沙的晚上很危险。” 看来今天就只能这样了,我们退回了房间,整理一下带来的行李。酒店不提供晚餐,我们之能用自带的干粮来垫巴一下。 夜幕降临,放佛一块大黑布瞬间笼罩了下来,我们在摩加迪沙的第一个晚上到来了。
2. 和“索马里总统”的约会 在摩加迪沙,出门也是一件难事儿。 出了酒店,跟昨天一样,装甲车载着我们在街上瞎转悠,还是在各种遛弯儿,重复地看着两边的残垣断壁和枪支林立,还有不甚友好的索马里人。 路上出了个事故,保证在这儿每天都有惊喜。 装甲车走到一略嘈杂路段的时候,司机突然停了车,狂摁喇叭,特别刺耳。外面也是此起彼伏的喇叭声,还有嚷嚷声。在国内早摇下玻璃看热闹去了,但是向导脸色“唰”的变了,示意我们把头低下去。
向导说,前面堵车了。在摩加迪沙,最怕的就是堵车,遇到突发情况无法快速离开,目标在马路中央也非常明显。一般汽车爆炸、人体炸弹,就是先制造堵车,然后引爆。
一番话说得大伙儿心跳加速,老老实实低着头。向导指挥安保队下去检查状况。幸运的,没有听到爆炸声,装甲车顺利绕开了那段路。 刚来的时候,我们感觉这整个城市就像是个贫民窟。这几天走那些小巷子、村落,说是贫民窟都略夸张。 我们看到了一些和市中心不一样的东西,劳苦大众的生活才是真实的。路边一个破烂的油桶,就是他们的厨房;所谓的“家”甚至连残垣断壁都没有,只有树枝和破烂的布料搭起来的帐篷。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看我们的目光,少有好奇,多是呆滞和麻木。 车开到一个广场的时候,看到有一群羊在那儿吃草。梁红想下去拍照。 这里没什么人,向导答应了。 梁红举着相机,突然断墙后面“哗啦哗啦”的站起来一群人,正规军装备,几十支黑黝黝地枪口全指着梁红,用索马里语呵斥她。 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儿,我们的安保队伍也冲了过去,唰唰地举起了枪。装备和对面的没法比,但安保们真的一点儿不带犹豫。队长也大声跟对面叫着阵。 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发生了什么情况,几句叫喊声在我们背后响起,只见几个穿着制服的人,边跑边喊边拔枪。近前左右瞅了瞅,不知道打那边,也把枪指着梁红。 该如何形容此时的情况呢?大抵就是梁红站在中间,三伙人几十条枪指着她,都在高声嚷嚷着。这场面够壮观吧?估计世界上没几个人这辈子能遇到这种事儿。除了手上有枪的,剩下的人全楞了,完全不知所措。 回过神来,我要下车,去救梁红,被向导摁住了。
我觉得这种情况下,他们倒不太会开枪,但擦枪走火什么的,是不可预料的。 远远看见梁红也着慌了,纵然他胆大,这情势也是第一次见。她镇定了一下,挤出笑容,平举着手,试图跟正前面的那伙正规军交涉。 以我的了解,这符合她的性格,梁红知道遇到事情害怕没用,慌乱更是没有任何帮助。被枪顶着,哭了还是会被抢,还不如积极去对待,她相信笑容和真诚,这世界语言能化解一切问题。 向导仔细看了看,终于开腔了:“跟我们安保对峙的,是索马里政府军,剩下的那几个是交通警察。” 什么跟什么啊?感情军队、民兵、警察这会儿到齐了? 向导下去了,举着手慢慢走到梁红身边,转了一圈,对着几伙人说了几句,英语、方言轮流出来。不多久,三伙人还真都慢慢放下枪,各自退下去了。 回到车里,梁红不停地拍着胸口,说真吓人,这场面我哪见过啊,电影里都没见过这种场面。当时强撑着没事儿,这会儿才知道后怕了。 导游告知了我们原委:政府军说那儿是军事管制区域,不准拍摄;而那几个交警,则是打酱油的——这种场面他们没躲着,敢于上前,也足以见得索马里警察的责任感。 接下来一件事,更是侧证了我们向导的强大能量。 回到宿地后,有个人在酒店门口等我们,一身西装,看着特碍眼。他称自己是索马里总统办公室的秘书,总统得知四个中国人来到索马里之后,想约我们见面聊聊——总统下午在机场给我们预留了三十分钟,然后就要登机离开。 我们都兴奋了,如果此次索马里之行,能采访一下这个国家的总统,毫无疑问,梦寐以求啊!我们几个,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儿也就街道办主任了。
向导摆摆手,直接把我们的热情给剿灭了。他看了看那人,二话不说,拿起手机就拨了一个电话,说了一句话就挂了,告诉我们说:“总统在美国。” ——他能直接跟总统打电话,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后来才得知,我们的向导,竟然是索马里皇室成员,在这个国家,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那这是怎么回事?” “要么是不法武装骗你们的,要么就是另一个总统。” “还有另一个总统?” “是的,西方社会给索马里指定的一个总统,但是索马里人不承认他。” “那也算是个总统吧,我们能去跟他见面么?” “有很多人想杀他,如果在机场他被人伏击,你们就要遭殃。要是他被人打死了,人们会找替罪羊,你们也是第一选择。所以,我建议你们想清楚。” 让他这么一说,我们只能放弃了这次去觐见“总统”的机会。 回国后在网上浏览新闻。就是那一天,索马里的“西方总统”,他的座驾在机场被炸。 这就是一个充斥着暴力的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是所有索马里人的共识。 人手一枪这事儿,这几天我们已充分领略,毫不带夸张。大人小孩,男女老幼,人人皆有。 他们愤怒的时候会开枪,他们高兴的时候会鸣枪,他们悲伤的时候,依然是举起枪。几天来,出现在我眼前、镜头里,甚至此时脑海里,最多的,就是枪口。
前几天我们去过一个诊所,看到一对非常友善的老夫妇,见到我们还非常和蔼的微笑示意。老头子的肩膀上,挎着一把步枪。
索马里人很穷,他们可能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但是一定会有一把枪。美国人在越南战场上惨胜,吃了丛林和所谓全民皆兵的亏;黑鹰坠落那一回,美军在巷战中,算是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全民皆兵。现在回想起来那部电影,终于能理解美军精锐为什么会输给乱民了。
本·拉登说过,没有什么比AK47更能给人带来安全感了。
索马里人也是这么理解的。AK47是这儿最常见的武器,当然,这款苏式步枪,也是恐怖分子和落后国家武装的最爱,不贵、简单好用、速率快。可以说,AK47是傻瓜枪中的傻瓜,一个新兵从开枪到拆卸再到保养,要掌握AK47只需要四个小时。关键它还耐摔、好藏——泥巴里沙地里都可以,绝对不卡壳,可谓是武器中的神器:板凳。“越战”中美国人拿着先进的M16,被越南人仿制的AK47打得苦不堪言,最后他们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武器,改用缴获的AK47。
该感叹卡拉什尼科夫,是一个天才的军械发明家呢,还是一个遗毒百年的刽子手? 梁红这时抛出来一个问题:“这些土生土长的索马里土著,每天生活在充斥枪支、恐怖的环境中,他们不害怕吗?” 虽然这些天,我们见到了太多飞扬跋扈的枪口,但也看到了更多无助和恐惧的眼神。他们会害怕,他们也想过上更好、更稳定的生活。 话题进行到这里,让房间里的气氛有些沉重。这几天,一些索马里人的眼神,特别是孩子的,透露出的无助和绝望,让人不忍对视。 向导也加入到我们讨论的行列。 我问他,在这儿可以圈一块地方,占地为王吗? 他颇认真地回答:“你想圈多大就可以圈多大,只要你盖得起围墙就没有问题——盖一圈半米高的围墙,”他用手比划着,“这里面的地方就是你的了。” 我想到了国内的房价。 “然后呢?”大伙儿都来了兴趣,好奇地问。 “然后,你就要保护这个地方。”向导手舞足蹈地说,“你需要花钱组建自己的武装,比如花三万美金,买上一百支AK47,然后雇佣一批人,每人每个月10美金工资就可以了。” 这是我们所有人,在此前所认识的世界里,想象力所不能及的情形。
无人说话,无言以对。 在索马里,没有政府和法律,只有一体无形的条法则通用,那就是达尔文法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 寻访《黑鹰坠落》之地 “咱们隔壁房间的那个土耳其人,被打死了。”一大早,向导跑来说。 原来就在昨天,同住这家酒店的“邻居”,一个突厥生意人,不听劝告,带着安保队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刚才酒店得到消息,他死了。 来的这些天,我们经历了不少惊险事儿,但并没有近距离接触死亡。现在,就在我们身边,就有一条人命丢在了这里。这件事带来的冲击感,近且醒目。沉默中,对自己在此的命运,多了一丝担忧。为那位陌生的朋友默哀。 我们问向导,像土耳其商人这样的外地人,跟本地势力也没有什么瓜葛,为什么会被打死呢? 他的回答让人震惊:“被打死的可能性太多了,可能是别人在试枪,就把他给打死了。在这里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哪儿,就会有子弹飞过来,然后就有人突然倒在了地上。” 在索马里,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一文不值。甚至不需要其他理由,仅仅就是因为试枪,或者流弹,一条生命就能轻易的消逝。
震惊之余,我们还是得整装待发,继续出去探寻摩加迪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还有很多要去的地方。 今天的目的地非常特别,安保队长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准确的说,是圆了我的一个梦。 装甲车没有驶向城市深处,而是开往了郊区。走了一段之后,就感觉这段路与往常不一样。虽然这座城市里的每一所房子上,都有子弹孔,但是这一带的建筑更甚,说千疮百孔,一点儿不带抬举。 看着那些废墟,我尽力在脑海里还原,这些屋子被破坏之前的样子。它们曾经应该是豪华的、荣光的,可是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瓦砾满布;外面破败不堪,内里杂草丛生,与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为伴。 或许,这些就是索马里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吧。
它是独一无二的。 装甲车停下,安保队长率先跳下,指着一个“新鲜玩意儿”让我们看,并介绍说,这个东西的名字叫“Baby”。 大伙儿靠拢过去,惊奇地发现,这个叫“宝贝”的家伙,居然是一辆锈迹斑斑的军用装甲车!——现在已经被附近的居民用作垃圾箱了。
安保队长说:“有十个人死在了这里面。” 听到这儿,我似乎想起了什么,扭头四处看,这里一共有三个这样的“垃圾箱”。我知道它们是什么,虽然其表皮上的“UN”字样,已经被时间和阳光、风沙给抹掉了——是的,它们是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和联合国部队遗留在这里的轮式装甲车。索马里民兵在当年“摩加迪沙之战”中,缴获的战利品。 弹痕和榴弹炮炸开的窟窿,没有被岁月洗去,依然深深地烙在它们身上。 安保队长继续介绍着:“这几辆装甲车不算什么,他们还打下过飞机。”他指了指前面的一条路,“当年那些民兵们,拖着美国人的尸体,就是从这条路上走过的。” 听到这里,我确信,是的,没错,我现在站着的地方,就是当年电影《黑鹰坠落》的真实现场。这条街道,就是鼎鼎有名的“摩加迪沙之战”的主战场。
怪不得一路走来,这里没有完整的建筑,门窗已经腐烂光了,墙壁和破洞上,也呈现风化景象。 安保队长走到马路中央的一个位置,站住,指了指天上,然后说:“当年,美国人的飞机就掉在了这个地方。” 我很激动,有点儿梦想照进现实,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终于到了种植我索马里情结的现场。 快步跑了过去,我边扭头四寻边问:“黑鹰呢?” 答案有些让人失望,黑鹰直升机已经被当地的居民拆掉了,什么都没留,鱼骨都没剩下。这些年,世界各地,也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人,来这里寻找“黑鹰坠落”的现场遗迹,或者想寻几片“黑鹰”的残留配件收藏。附近的老百姓,把战利品拆得片甲不留,他们把那些东西藏在家里,对外出售。 失望归失望,我是兴奋之情不减。此时此刻,看着周围的一切,开始在脑海里还原《黑鹰坠落》里的景象。 眼前的一切虚幻开了,幻灯片似地闪过电影里的镜头,我都有些恍惚了,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在现实里,还是电影里。仿佛我们就身陷那场战争的漩涡之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感觉和大片完全不一样。
周围炮火纷飞,子弹虎啸,战机盘旋。 我闭着眼睛,贪婪地嗅着这里的空气。 昨夜好像刚刚经过炮火的洗礼,此刻宁静的空气里,都带着还未完全消散的冲突分子,火药味扑鼻而来,伴随着燃烧的味道,充斥着我的每一个感官,真实而激烈。
“1990年,这里发生了交火,死了很多很多人。”安保队长指着黑鹰坠落点正对门的一所房子,说,“这就是我家原来的房子,在那次交火中被炸掉了,我的两个兄弟也在那一次冲突中死掉了。” 又一个突然的故事,原来队长是那场战役的亲历者,现场感就更加真实了。我看着他,试图从他眼神里寻找到点儿什么,甚至忘了去安慰。 游骑兵、三角洲特种部队、第十山地师特遣部队、海豹突击六队——几乎近现代美军参与的重要军事行动,都有他们的身影,最近的抓捕本·拉登行动,就是由他们完成的。这里却成了他们的滑铁卢。当时,索马里人无论派别、势力,都站在了反对外来者的统一战线上。身旁的民兵倒下,旁边的另外一个人捡起死者的武器,继续射击、战斗。 美方视这次战役为耻辱的失败一战,其实索马里方面,民兵和普通民众死亡人数超过一千,受伤人数则在四千左右。他们才是最大的受害人。 安保队长说:“原来这一带都是我父亲的地盘,因为那次战争,
这里的一切都被毁掉了,我们家族,也瞬间变得一无所有。”他的表情波澜不惊,没有任何变化,但他转身的那一刻,我还是看到了失落。 通过房子的残迹,从规模上可以看出,队长原本是一个“富二代”,地主。如今却只能给人做安保,拿生命来保证生活。 兴奋过后,心情像黑鹰一样,急速坠落,变得很复杂。有对夙愿终了的感慨,也有对很多像安保队长这样,被战争毁掉生活的人的同情。 战争,就这么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们身边的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4. 沉默的难民营,干净的笑脸 索马里有两张名片,混乱和贫穷。
混乱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次了,我认为这整个国家都是贫穷的。向导说不是,我带你们去看真正的贫穷。 向导说,在索马里,到处都是难民营,随处可见。在摩加迪沙,市中心、郊区、南部、海边,都是难民营,他随便就可以带我们去看无数个难民营。 这是一个在摩加迪沙城市中间的难民营。在马路下面的低洼处。一样望去,很大的一片,都是难民们居住的棚子,各式各样的,密密麻麻。
我无法说它们是帐篷,甚至连茅棚都算不上。几根竹竿,几块木片儿,或者铁丝什么的,上面绑点儿塑料布,再搭上各种各样的破布片儿,还有塑料垃圾袋等,能挡风挡雨的东西都能用上。 我们可以下去吗?向导点点头。难民营里没有暴力,这是他们给我的暗示。
走进难民营,第一个进入我们视线的难民棚让人触目惊心——这个甚至连棚子都算不上,一些石头围在那儿,圈了个小餐桌那么大的一块地方,一些树枝藤条编扎起来一个骨架,上面连布片儿都没有,这就是一个稍微大号点儿的鸟笼子。向导介绍说,这个“笼子”,是一个两口之家的难民的房子。
一个人蹲进去都很拥挤,而且完全没有遮风挡雨功能的地方,却是两个索马里人的家。
向导指向一边,那是一个用几根稍微粗壮点儿的树干,支起来的棚子,上面盖上了一块完整的油麻布。向导说,它就是这块地方最好的房子。 刚才在马路上往下看,这里只不过是一块低洼的弹丸之地,走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容量,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棚子一个挨着一个,没有规律,能生存的空隙,都有人生活在那里。
就这么一块地方,拥挤地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索马里难民。
生活垃圾、碳灰、污垢、不明的腐烂物……随处可见,各种刺鼻的味道混杂在一起,让人呼吸苦难。这就是难民们真实的生活环境。 很多人,特别是孩子们,他们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很多也夭折在这里。 与我们前面几天在外面看到的遍地是枪、人们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冷漠不同,这里的人给我们展现的,是另外的一幅画面。 很少看到枪支,居民们对这些远方的客人也没有排斥,很客气。虽然没有条件邀请我们去他们的“房子”里做客,但脸上都带着友好的笑容,站在自己“家”门口,跟我们打招呼,和送上祝福。孩子们围绕在我们身前身后,把一张张的笑脸凑到摄像机前。有些胆小的女孩,躲在棚子后面偷偷地看着我们,满眼好奇。
跟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的孩子一样,他们的笑脸,可能不是那么的干净,但是一样的纯真、善良。
在随处晾着的衣服上,还发现了许多中国元素,充斥在这个难民营里:一些印着中文的企业文化衫,在活动结束后被捐赠到了这里;还有明显中国南方工厂作坊里,制作的仿制运动服,也解决了一些人的穿衣问题。 向导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摩加迪沙的城市中心,虽然不是特别富庶,但也绝对不是现在的光景。后来,这里就被美国人摧毁了。现在这里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药品、没有衣服,总之什么都缺。这里的人们,也不知道那一天,自己的丈夫、孩子甚至是自己,就会饿死、病死。 “他们没有吃的,维持生活的粮食从哪里来?”梁红问。
“完全靠救济,联合国粮食署会不定期来发放一些吃的,但是那些远远不够。很多时候都是几家人分吃一顿饭,一餐顶好几天。” “那他们不用工作吗?或者去种一些东西?” “没有工作,摩加迪沙也没多少还正常与转的企业了,根本没有岗位提供给他们。种地也一样,他们没有钱就买不了地,买了地还得武装保护,否则就会被抢。这个代价太大,他们承受不起。” “那他们每天都干什么呢?” “待着。” 一个城市的中央,一个像潘多拉魔盒一样的地方,里面充斥着灾难、疾病、饥饿……却又如水般的安静。
仿佛无声控诉,也仿佛默认宿命。
安保队长向我们发出邀请,他说自己新家所在的社区外面,就有一个难民营。他希望我们能去看一看那里,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他们的真实生活,在电视上播出,让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能够看到自己同胞们的苦难,继而提供一些帮助。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请求,也是义务。 在社区里,我们竟然发现了“一间”学校:用木栅栏围了一块三十平米左右的地方,里面什么都没有,没有黑板、没有讲台、没有粉笔、没有桌椅、没有课本、没有纸笔,一切与学习有关的工具都欠奉。只有老师和学生。 孩子们都挤在一起站着,听老师讲课。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战乱之后,索马里的教育系统已完全崩溃,蓦然一间学校的出现,对我们四个中国人触动特别大。 政府没了,国家一片废墟,人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温饱都是巨大的问题。在如此条件下,这里的人们,还是在向往着学习,不让教育的火种熄灭在艰苦的环境里。
5. 绝望医院的“中国留学生” 离开难民营后,在向导的指挥下,司机把我们带到了一家医院。 这是我们到达索马里之后,看到最豪华的一栋建筑了,也是唯一一栋从外面看上去没有弹孔的大楼。 这所医院,也是目前摩加迪沙境内,唯一的一所正规医院,据说是80年代的时候,中国政府给索马里援建的。看上去也颇具中国风,下面的墙体被涂成绿色,上面则全部被粉刷成白色,典型的“Made inChina”。
推门进去,里面熙熙攘攘,人非常多,男女老幼皆有。声音嘈杂,叫喊声、谈话声、呻吟声、小孩大哭声……在这里,我们也再一次看到了许多背着枪的武装人员。 向导解释说,这所医院目前是属于本地某一派势力的,自然有他们的武装人员保护。而与之相对的,是大厅的墙上有一个标志:一个红色的圆圈内画了一挺AK47,然后一道倒斜杠划下来。意思不言自明:禁止携带武器。 在往里面走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有人用中文向我们问好:“你好。”
脚步一下子就被拽住了。这是我们到达索马里之后,第一次听到外人说中文。转投看过去,是一个年轻的黑人小伙子,带着一顶穆斯林的帽子,身上穿着白大褂,胸前印着四个汉字:武汉大学;面孔也很不东方。
他看上去比我们还意外,热情地和我们握手,不停地说着“你好,你们好!” 我们颇有些惊讶,问了句废话:“你会说中文?” 他点点头,说:“你们是中国人?” “是的,我们是从中国来的。” 他再一次伸出手,重重地和我握住,说:“中国,我喜欢中国!我是阿拉伯人,在迪拜长大。后来去中国的武汉大学留学,那是所很美丽的学校。我在那里学医,学成之后就来到了索马里,在这所医院里当医生。” 倍感亲切之外,我们也被这个年轻人的选择所打动。成长于富庶的迪拜,在武汉大学这样的名校留学,最后却选择了来索马里,这个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行医救人。
他说:“虽然我出生在迪拜,但是我的父母从小就告诉我,你是索马里人,我们的祖国是索马里。所以当我在中国学习完了之后,就决定一定要回来建设我的祖国,帮助我的同胞们。” 伟大不在别处,就在身边;不在追寻,就在一念之间。
自然,这个小伙子就成了我们医院之行的向导,他带领我们去参观整座医院。 首先去看的,是一间照X光的房间。房间里也聚集了很多人,一个黑人医生在靠窗户的角落忙碌着,脸上尽是焦躁。靠墙有一台照X光的设备,是很早很早以前的,在中国早已经被淘汰不用了。那个小伙子说,这是他们医院里最好的设备了。 接着去了手术室,设备也非常简陋,两张架子床代替了手术台,没有任何心电仪器,几盏照明用的手术灯也是拼接的。许多的苍蝇在房间里在飞来飞去,肆无忌惮。
小伙子说,其实手术室他们很少用到。因为这里缺设备、缺药品、缺人员,很多手术根本无法实施;很多人也根本没有就医意识,等病危来到医院的时候,几乎就无法医治了,也根本无需手术了。 下一站是病房。说是病房,其实就是一个室内难民营,一个病房里住着几十人,甚至一张病床上就躺了好几个人,还有躺在地上的。病房里的味道无法形容,刺鼻难闻。数不清的苍蝇在病人头顶、身上盘旋着,病人们也不驱赶。
一个妈妈抱着孩子站在病床前,母子两人的眼睛都瞪得特别大,直勾勾地看着我们,那个妈妈看上去也十五六岁的样子。梁红走过去,想给那个孩子一颗糖吃。那孩子也不拿,一动不动,呆滞地看着梁红。那妈妈做着手势,微笑着友好地跟我们说着些什么,大概是她的孩子生病了,不能吞咽食物之类的。孩子依然直勾勾地看着我们,牵他的小手也没有反应。这一幕颇让人心酸。
接下来,我们去了ICU病房,重症监护室。在我的印象里,那里面应该是布满了各种设备,什么心电啊、监护啊等各种治疗仪器。进去之后,我们吓了一跳,里面人满为患,也没有看到任何的设备。 我问:“你确定这是ICU吗?”
“对,这是ICU。我们没有设备,只有……”小伙子苦笑,用手数着说,“1、2、3、4、5,只有5张病床,没有任何设备。”
放眼望去,我们看到的能称为设备的,只有一台电风扇,和一个家用制氧机。 一楼的最后一间屋子,是医院的血库,可那更像是一个等候室。因为里面空空如也,除了两排椅子什么都没有。 “你们医院没有备用的血?”答案我已经知道。 “没有,没有血,什么备用的都没有。”小伙子无奈地笑着摇头说,“这里没有血清、没有药品、没有钱,病人们也没有食物。” 走上二楼,楼道里堆满了人,还有很多病人就躺在楼道里。有些父母看见我们的外国面孔和手里的摄像机,就拿着孩子的X光片给我们看,然后指着自己的孩子说:“我需要帮助,我的孩子需要你们的帮助。” 看着那些孩子无助又呆滞的眼睛,我的心里隐隐作痛,梁红一路也无话,眼圈一直是红红的。
我们能做的实在太少了,提供不了他们需要的帮助,我甚至都不敢再去看他们的眼睛,怕辜负他们的希望,让他们失望。 那个小伙子送我们出来,最后握着我的手说:“希望你们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里的状况。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帮助索马里。” 所有人都心事重重。今天在难民营和医院里看到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我们见到了太多悲伤,却无法承载,也无法释放。 他们的苦难,他们的无助……而对这一切,我们无能为力。 6.“至少我还活着呢” 索马里,就像一个双面性格的神秘人,这是我来索马里这些天的感受。枪口代表了她的暴戾,笑容代表了她的友好。 驶过一座清真寺,我们也终于看到了索马里“虔诚”的一面:这个被恐怖覆盖的城市里,有很多清真寺,虔诚礼拜的穆斯林们,安静而肃穆。我们甚至一个有信仰的过度,在那一刻我甚至有点羡慕。 在一个战乱不断的国家,一个社会体系、教育、司法、医疗机制都崩溃的国度里,宗教信仰没有被磨灭掉。
时间在催促我们,摩加迪沙的面纱,我们才紧紧掀开一角。 下一站,有一个相当响亮的名字:索马里国家大剧院。 ——准确的说,是剧院的残骸。这家剧院也是中国政府援建的,经历过这么多年的战乱后,已完全被毁掉了,只剩下外墙;里面没有舞台,没有座椅,顶棚也只剩下骨架,变成了一个露天剧场。 摩加迪沙没有什么大型的集会场所,这个剧院,便成了当地人举办公共活动的唯一场所。前几任总统的选举、几个大军阀之间的谈判,都在这里进行。还有一些武装势力内部的大型会议,也偶尔会在这里召开。颇有点儿梁山泊行聚义厅的意思。 向导告诉我们,这个剧院是军方管辖的,外人是不得进入参观的,他打通了私人关系我们才有这次机会。 在一个月前,这里又发生了一次自杀式爆炸事件。当时大约有两百多人聚集在这里,庆祝索马里卫星电视网开播一周年。
在时任索马里总理发表讲话的时候,一名年轻的女子,引爆了捆在自己身上的炸弹。 至少有十几个人当场丧生,包括索马里奥林匹亚组委会主席和索马里足协主席,都现场死亡,还有几十人受伤。 仔细看去,剧院里还残留着那次爆炸的痕迹。一些被炸毁的桌椅的木块,散落在四周,地面还有一块块干涸的血渍,以及一些被炸得残破的栏杆、墙体。 退出来,剧场的院子里,有一些遇难者的鞋子,堆积在一个树坑里头,遗留在了这里。看着那些残破的鞋子,汶川的梦魇袭上心头。我脑海里在还原当时爆炸的情形:人们互相拥挤着、哭喊着,鲜血流了一地,有些人无助的在地上爬行着求救……在一个月以前,这些鞋子还穿在一个个鲜活的人脚上,现在他们躺在那里,它们的主人的生命,已随着一声巨响消逝了。
我去过不少灾难的现场,每次看到那些逝去的生命,留下的痕迹,我的内心都万分悲伤,没有所谓的硬汉,眼泪骤降;这一次更甚,因为之前那些灾难都是天灾,而眼前这次,是人祸。 向导挥手让我们过去。在院子的一棵树的树荫下,有个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孩子,坐在一张席子上,腿上盖着一条黑布。我们走近,向导把那孩子腿上的布掀开了,变魔术般,许多苍蝇飞了出来,梁红吓得后退了一步。
被眼前所见惊怔住后,梁红赶忙表示歉意,自己没有嫌弃和不敬的意思,纯粹是本能反应,确实是被吓到了。我完全能够理解他的这种反应,因为我们面前这个孩子的腿,实在是让人不忍直视:他两只脚的膝盖以下,皮开肉绽,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到处都是炸伤、烧伤的痕迹,还能看到骨头和筋脉,腐烂的肉里面还趴着蛆。 这是灾难留下的印记,将无形的暴力在一个孩子的腿上,具体呈现出来。
如此残忍,如此触目惊心。梁红红着眼睛问是怎么弄的,安保队长代答:“就是在剧院集会的那场爆炸里,他被炸成这样。他的父亲、姐姐,全家人都在那场爆炸里丧生,他们家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也许我们看到的遗留在爆炸现场的那堆鞋子里,就有几双是他的家人的。 整个过程中,那个孩子一句话没说,就一直冲着我们笑。梁红心疼地问他:“疼吗?” 他歪了一下头,没回答,依然冲着她笑。梁红问安保队长,这么惨,他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呢。
安保队长用索马里语跟他交流几句,那孩子非常淡定地回答了一句话,说完依然冲着我们笑着。那孩子说:“至少我还活着呢。” 这句话一出口,我们四个人脑子里已经空白了,全是惊诧,彻彻底底的被征服。什么励志故事、什么心灵鸡汤,都没有此时此刻我们面前这个可怜孩子的这句话,那么有力量,那么有冲击力。来索马里这些天,经历了那么多事,看见了那么多人,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如此震撼过。
如此背景,如此一句话,注定会让铭记终生。那一刻,无论多么内心强大的人,都会为之动容。一向大大咧咧的我,像被击中般,直指心窝。我想把自己亲眼见到的这个孩子的故事,转述给所有能够看到这本书的国人。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的人们,应该好好地珍惜现有的东西。我们太多的人,每天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抱怨在怨恨在计较,可是我面前这个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双腿失去了一切的孩子,却乐观地告诉我,至少我还活着呢——活着已值得庆祝。 孩子依然在笑着,我们却笑不出来,现场的气氛有些凝重。
外面波澜不惊,众人心里已经翻江倒海。 “中国和索马里人民友谊万岁!中国和索马里人民友谊万岁!中国和索马里人民友谊万岁!” 又是中文,把我们被感染的情绪拉回到现实中来。看过去,两个老人走了过来,一男一女,满脸笑容,非常热情地跟我们打着招呼。那个老头,张开双手,继续说:“中国和索马里人民友谊万岁!” 他再次连说了三次,是中文。虽然有很重的索马里口音,但是能听明白。
紧接着,这俩老人就在我们面前开始载歌载舞,他们的唱的歌也是中文的:“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照亮,我们迈步走在呀,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唉,巴扎嘿!”我们也跟着唱了起来,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老北京人来说,这首歌太熟悉不过了,《北京的金山上》。 这些天来,接踵而至的各种意外和惊喜,都没有这次来得直接而立体。在千里之外的异域他乡,听到有人在唱着我们小时候的歌曲,你能想象到那种埋藏多年的思绪,瞬间喷涌而出的感觉么? 唱完,所有人都开始鼓掌。在刚刚那种紧张,还带着点恐怖、阴森的氛围中,突然来了这样的两个老人,气氛瞬间就变得欢乐起来。 老人跟我们讲,他去过中国两次,还说中国政府援建这家剧院的时候,他们就在这里了,他们是剧院的看守人,守在这儿四十年了。 不知道我用“传奇”来形容他们有没有托大。
我是发自内心的。 他们和蔼、亲切的笑脸,我看不到一丝对生活的担忧,和对周围环境的恐惧。这是索马里之行来,见到的第一幅媒人消极内容的笑脸。 在这个到处充斥着暴力和子弹的国家,他们保持着最普世的微笑。 梁红把相机递给我,她要和两位老人合影。早说过,在索马里,我们不敢相信任何人,特别经历了前任安保队长勒索的事件之后,更不敢和任何人有身体接触。但是这一次,梁红没有顾忌,我也没有担心,听到“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的那一刻,我们已经完全交出了内心。
他们热情洋溢的脸,直入人心,我们能够毫无条件的信任他们。 梁红和两位索马里老人搂在了一起,我按下了快门键。 这是我们这次索马里之行,唯一的一张和本地人的合影。照片上的三个人,年龄、衣着、肤色都不同,但是有着一样的笑容。 7.索马里的曙光 “放下枪,拿起笔。”墙壁上的一个标语,这是我们在索马里看到的最具正能量的句子。 在索马里的最后一天,我们身在一所学校。
摩加迪沙曾经有一所高等学府:索马里国立大学,在战乱中关闭了。而2011年中国国庆节期间,在摩加迪沙,索马里过渡政府的教育部办公楼,发生了一次自杀式汽车爆炸袭击,造成7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自此,索马里的教育系统正式瘫痪,现在只有少数私立学校在继续授课。
这是一所私立大学——说是学校有点儿托大,因为只有几间教室。
向导介绍,摩加迪沙还有一些类似的大学,都是免费提供教育,不用报名不用缴学费,只要你想学、愿意学,就随时可以来,听得懂就行。 偶遇校长,很年轻,跟我差不多大。又一个在海外求学归来,立志建设祖国的索马里人。他介绍这所学校,只有艺术类和商务课程,资源有限,只能教授以后建设索马里用得着的知识。 校长带我们走进了教室,光线略显昏暗,教室里的温度接近40℃。外在环境严峻。
大约有五六十个年轻人,挤在这间三十平米左右的教室里,两三个人甚至更多,共用一张课桌。教室的左边是女生,右边是男生,中间有一条狭窄的过道,予以区分。女生们还都带着头巾、面纱,只露出眼睛。
在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教义里,男生女生是不允许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必须要严格的分开。但是这些年轻人,还是冲破了宗教的一些枷锁,坐在了一起,学习知识,吸取能量。 信仰虔诚于宗教,求知而不受困与宗教。 我们之前,在摩加迪沙街头见过冷漠和暴力的眼神、在贫民窟见过天真和无奈的眼神、在医院见过呆滞和绝望的眼神、在剧院见过坚强和和蔼的眼神;在这里,我们又见到了索马里的另外一种眼神:专注和求知欲。 无疑,这种眼神正代表着索马里的希望。 还让英语好一些的梁红,给学生们讲几句。 梁红问,你们知道中国吗?他们只知道长城、熊猫,和成龙。希望有机会能走出去,去中国看看。
有个学生站起来问梁红:“你喜欢北京还是喜欢摩加迪沙?你喜欢中国还是喜欢索马里?” 梁红迟疑了一下,可能觉得回答喜欢索马里和摩加迪沙,会跟他们拉近一些距离感。但她还是本能反应的回答,喜欢自己的祖国,喜欢北京。 没有冷场,底下学生们开始鼓掌。班长就站起来说:“如果你说喜欢摩加迪沙,那你就是在说假话。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的人,才是好人,才是善良的人。” 这就是索马里人的价值观。 在回程的车上,大家讨论着索马里人的业余生活。他们国内唯一的一家因特网公司,早在2001年就关闭了。
在互联网覆盖全球的年代,索马里却是一块盲地。通讯这块,十年前是每千人有固定电话或手机1.5部,十年过去了,手机在这里也依然是奢侈品。 索马里的文化流传,依然断层,没有链接,没有传承。 边上的向导听了,摆摆手,说:“我带你们去看一个地方。” 一栋比医院豪华得多的大楼,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也是我们在索马里,看到的第一座能称得上是“现代化”的建筑。向导介绍,这是索马里国家电视台和国家电台。 通过向导的沟通,我们被允许进入大楼参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里面规模不大,但是演播室、直播厅、操作间等,都一应俱全。
工作人员在简陋的环境里,忙碌地工作着。因空间狭小,我们都只能站在门口看,无法进去仔细观摩。 电台的一个负责人,把我们带进了他们的资料库。 这是一个额外的惊喜。走进去的那一刻,我瞬间兴奋了起来,要了解一个民族、挖掘一个国家,他们的历史和记忆,大多珍藏在电视台的的资料库房里。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六十来岁的大爷,当他得知我们是来自中国的之后,面露悦色,让我们跟着他走。他在寻找什么东西,我们跟在后面参观。 这里很像以前那种很旧、很狭窄的图书馆,一个个林立的书架密密麻麻地矗着,上面摆满了东西。最上面一层的空间也被充分利用,直接戳到了天花板。
架子上的东西都都很陈旧,破败、泛黄,看上去都有些年月了。 不出意外,这里面东西,皆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资料,记录着索马里建国以来,那些历史的瞬间。 我由衷地钦佩这些索马里人,在这样的战争、混乱年代,能够保存下来这么多的影音、影像资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索马里这个国家才有记忆,索马里的人民才有根。 老爷爷站在一个架子前说:“这三个架子上,保存的是多国语言资料。” 他翻出来一盘磁带,递给我们看,上面标注着1996年录制,具体是什么东西我们还不知道。他说:“这是非常珍贵的资料。”然后把磁带打开,绕在一个非常老式的录音机上——老到我这个年龄的人,小时候都没见过。
按下按钮,接下来的声音旋律,又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一心为人民……” 唱歌的不是中国人,口音很重。老爷爷咧开嘴笑了起来,说:“这是八十年代,用索马里配器配乐和中文录制的。” 节奏一响,就特熟悉,感觉很荣幸、很激动,那一刻,民族自豪感喷发而出。异国他乡,我们找到了维系两个国家友情的纽带。 我压根就没能想到,此次索马里之行,会有这样的额外收获,能够捡到这个资料库、听到这些珍藏的珍贵影音资料。虽然索马里有战争、有饥饿、有贫困,但是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不空虚,他们留住了自己的历史和记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熟悉的旋律出现的瞬间,就打破了我们对索马里原来的所有认知。原来我们以为这个苦难的国家什么都没有,但是那一刻我们觉得,他们依然拥有很多,甚至是其他和平的地方没有的东西。 至少历史还在,至少还有一些人牢牢守护着民族的根。能珍重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未来。 我们在索马里的最后一站,是摩加迪沙的杰济拉海滩(Gezira Beach)。
索马里拥有非洲最长的海岸线,风景优美的海滩,是这个国家的骄傲之一。我们此时所处的杰济拉海滩,曾一度是索马里最受欢迎的度假圣地。随着常年的战争和索马里海盗的出没,这片海滩已经失去了其吸引力和活力。 眼前,没有各种各样穿着泳衣的人群,没有嬉水玩沙子的孩子。滚滚的波涛中,也没有冲浪板和快艇。岸边沙滩上,只有从海里冲上来的垃圾和枯木。虽然看上去有些萧条,但是脑海里,依然能想象出它曾经繁华荣光的样子。 无论怎样,它依然是一片漂亮、唯美的海滩。 在这片非洲最美的海滩上,这些天来一直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我们,松懈了下来。
安保队员们换掉了自己严肃的一面。他们有的放下枪,脱掉上衣,跳进了海里,向远处游去;有的奔向了远处在沙滩上光脚踢球的人群,背着枪加入了他们,一起奔跑着,追逐一个破旧不堪的足球。
——这些天,跟他们朝夕相处。在我的眼里,他们每天都是那么的严肃和警惕。此刻眼前这些,完全都是我想想不到的画面。
没有咖啡和冷饮,我和梁红坐在岸边的凳子上,掏出矿泉水摆上,再点上根香烟,惬意无比。海风阵阵吹来,吹散了所有的疲惫和紧张。眼前碧海蓝天、银沙连绵,几个人在海里钻入浮出,海滩上一个皮球带领着一群人追逐嬉戏。 人不多,反而带来一片祥和和宁静的感觉;后背是高耸入云的清真塔,还有一排排古老的阿拉伯城堡。 如果我们身边没有武装安保,我们没有穿着防弹衣,我完全有理由认为,我和梁红,现在身在一处黄金海岸,悠闲地度假。 …… 这就是索马里,我们亲历的索马里。 虽然这个国家依然混乱无序,每天都在上演着悲剧;
虽然这里的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饥饿和死亡无时无刻地在威胁着他们;但是他们的另一面,依然倔强地保存并延续着。在困苦中,依然有许多人保持着微笑和乐观,有许多人回到这里志愿援建自己的祖国,有许多人在孜孜不倦的学习,期待美好明天…… 许许多多的索马里人,都相信还有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他们。
我们也相信,这个国家和他们的人民,会一天天的变好。
本文转自:http://www.1gear.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