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户外需防署
中暑的表现如何避免中暑
中暑是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量蓄积在人体不能有效散发,导致水盐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等都易诱发中暑。
中暑的表现
如果夏季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等症状,那么您很有可能是中暑了。重者既有以上症状,同时可能伴有体温38摄氏度以上,面色潮红,呕吐、血压下降、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摄氏度以上等症状。这是重症中暑,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如何避免中暑
在这里我们提醒那些在高温下工作特别是户外作业者(如建筑工人、野外巡线员工、搬运工等)应该避免在正午12点至下午4点之间的高温时段作业,多在早晚工作;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多喝水,尤其是补充淡盐水,防止因出汗过多引起脱水;饮食上多吃清淡食物。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清凉油、风油精等。
此外,年老体弱、孕妇、肥胖及有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极易发生中暑。因此,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或用冷水、冰水湿敷,随后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治疗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夏季防暑降温食品有:盐开水、茶水、绿豆汤等。此外,医学专家建议多吃带叶蔬菜和新鲜时令水果,如西瓜等。在这里我们推荐两种常见饮品:
1.热茶
中医认为,在夏季饮茶有助身心健康。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溶在热茶中的茶碱和芳香物质,可兴奋大脑神经,有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并能强心利尿,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加快代谢,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喝热茶可促进血液流向体表,汗腺舒张,促进汗液排出,散发热量。经测定,喝热茶9分钟后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摄氏度,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
对于老年人和体弱及患有慢性病的人,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酯多糖等成分可促进唾液分泌,从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同时可保护心血管健康,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增强机体抵抗力,因而饮茶对防中暑极有裨益。
但饮茶要讲科学,饮茶不可过量,茶水以清淡适中为宜,可慢慢品味。热茶比冷饮的效果要好,而且维持降温的时间更长,且不伤脾胃。
2.豆浆
夏天人体出汗多,能量消耗大,人们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一方面要消暑,另一方面营养的补充也十分重要。但夏季营养流失快,不易吸收,而且进补容易上火,因此夏天进补要以均衡营养、降温去火为前提,不宜进食燥性补品。小小一杯豆浆不但能达到进补的目的,同时还有消暑功效。
中医认为,豆浆性平味甘,有生津润燥之效,“泻胃火,治内热”“利水下气,制诸风热”。众所周知,绿豆有降暑功效。以黄豆和绿豆为原料做成的“消暑二豆饮”,更具清热解暑、润喉止渴之效。同时豆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经常饮用能均衡人体营养,调整内分泌,对降低胆固醇、减轻动脉硬化、高血压及保肝等有一定的帮助。
中暑的急救处理
一旦发生中暑,应及时对症处理,可很快恢复。应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用凉水或酒精擦身。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抢救。
此外,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发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的管理规定:夏天露天作业者应进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肾脏病,肥胖病,贫血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工作。办法规定,日最高气温达到40摄氏度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摄氏度以上、40摄氏度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37摄氏度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在炎炎烈日下,只要我们将预防工作做好,就可以安心地过一个愉快的夏季。
相关阅读